注释(第5/6页)

[97]《我的工作与生活》(My Life and Work,1922):又译《汽车大王福特》,亨利·福特自传。本书与《今天和明天》(1926)以及《前进》(1930)等三部著作描述了福特公司的发展以及福特本人的企业管理和社会理念。

[98]语出《暴风雨》第三幕第二场。普洛斯彼罗的仆人卡利班对斯蒂潘诺的说的一段话,分号后的完整原文为“有时候,我恰从长眠中醒来,听见了那种声音,又使我沉沉睡去”。

[99]语出《奥赛罗》第三幕第三场,原文为伊阿古调拨奥赛罗的话:“纵然他们淫荡得像山羊,像猴子,像交尾期的狼,蠢得像沉醉的呆汉,他们也绝不能让你亲眼看见。”

[100]语出《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原文是麦克白听到侍从向他报告王后死了之后发出的悲观哀叹,全句为“这不过是傻子讲故事,说得慷慨激昂,却毫无意义。”

[101]玉米舞(corn dances):美国新墨西哥州等西南部诸州的一些印第安人部落祈祷上苍赐予丰收的宗教仪式。

[102]马克萨斯(the Marquesas):太平洋中南部法属波利尼西亚北部岛群。1842年沦为法国殖民地,现为法属波利尼西亚的一部分。

[103]《效法基督》(The Imitation of Christ):据传为中世纪后期德国法政牧师多马·肯培所作。该书为基督教祷告经典,地位仅次于《圣经》,至今仍是属灵文学的经典读物,教导人们研读《圣经》,逃避世界的虚浮。

[104]《宗教体验种种》(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先驱威廉·詹姆斯从个人体验角度观照宗教作用的著作。作者以伏尔泰、惠特曼、爱默生、路德等思想家的宗教体验为例,对皈依、忏悔、神秘主义等宗教体验进行探讨。

[105]纽曼红衣主教(Cardinal Newman):本名为约翰·亨利·纽曼,十九世纪英国宗教史上的主要人物。

[106]语出莎士比亚历史剧《约翰王》第三幕第一场,原文是教皇特使潘杜尔夫质问约翰王时的话。

[107]曼恩·德·比朗(Maine de Biran,1766—1824):法国理智主义和神秘主义哲学家,著有《心灵学基础论》和《人学新论》等著作。

[108]语出《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五场,原文是哈姆雷特从鬼魂那里得知父亲是自己的叔父毒死之后对军官何瑞修说的话。此处与原文略有出入。

[109]布拉德雷(Bradley,1846—1924):英国实用主义哲学家、逻辑学家,新黑格尔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把英国的经验论传统与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认为“绝对”或“绝对经验”是第一性的,是最高的实在和真理,在精神之外没有而且不可能有任何实在,物质世界不过是一种现象或假象,从而把反理性的直觉看做最高的认识形式,甚至公开提出哲学必须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明显表现出神秘主义性质。代表作为《现象与实在》。

[110]此段话是《李尔王》第五幕第三场中埃德加和埃德蒙的对话,“他”是指其父葛罗斯特伯爵,与人私通生下埃德蒙,后来埃德蒙的情妇里根挖掉了葛罗斯特的眼睛。

[111]语出《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第二幕第二场。原语是赫克托回答特洛伊罗斯“什么东西的价值不是由人的估计而决定的?”时说的话。

[112]语出《奥赛罗》第二幕第一场,原文是奥赛罗胜利归来后对其妻说的话。

[113]语出《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原文是哈姆雷特的独白,此句的前一句便是著名的“生存还是毁灭,这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但小说中的引文与原文略有不同。

[114]语出《哈姆雷特》第四幕第四场末尾,原文是哈姆雷特为复仇而犹豫不决时的一段独白。

[115]苔丝狄蒙娜(Desdemona):《奥赛罗》剧中奥赛罗之妻,因奥赛罗听信伊阿古的谗言,误信其不贞,故一怒之下将其掐死,后悲愤之下拔剑自刎。

[116]克劳狄斯(Claudius):《哈姆雷特》中的丹麦王,哈姆雷特的叔父,弑兄夺嫂后篡夺王位,最后死在哈姆雷特复仇的毒剑下。

[117]语出《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原文是麦克白在得知自己的王后疯死后的话。

[118]语出《哈姆雷特》第二幕第二场,原文是哈姆雷特对御前大臣波洛尼厄斯说的话,全文为“假如太阳能让死狗身上生蛆,那它就是一块可吻的臭肉。”

[119]语出《李尔王》第四幕第一场,原文是葛罗斯特伯爵对老佃户说的话。

[120]语出莎士比亚喜剧《一报还一报》第三幕第一场,原文是公爵扮作修道士对克劳狄欧说的话。

[121]语出《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原文出自哈姆雷特关于生与死的那一段话,此处与原文稍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