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虫(第6/11页)

“这事没错!我一个亲戚在那边,据说政府现在已经正式发通知了。”

“听我一个朋友朋友说,他看过重力虫!”

“怎么可能?它们不是在十几公里深的地下吗?”

“真的。上次佛州出事的时候,他在龙溪水库钓鱼,看到从水里面冒出来一个巨大无比的头。”

“那东西长啥样啊?”

“就像一条大蚯蚓!”

类似这样的传言也四下流传着,一个比一个怪诞,一个比一个骇人听闻。整个社会也隐隐地躁动着,仿佛真的有一头硕大的怪兽潜伏其中,“森然欲扑人”。

六 气球

当然,除了极少数科学家继续关注那虚无缥缈的重力虫外,大部分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都面临着一些更紧迫和更现实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如何阻止大气的流失。

这个现象最初是在黔江市的那次失重时发现的。那次失重的时间长达三分钟。最初的一分钟,一切和以前一样,除了失重,并没有什么异常的现象发生。但一分半钟以后,大气开始出现紊乱。由于没有了重力,大气压也就不能再维持稳定的状态。低层的大气开始向低压的高空涌去,而附近正常重力地区的大气也源源不断的涌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锥形气旋。一时间,风云突变,地面的沙土被裹挟着漫天飞舞,天地间一片昏暗。当重力重现后,足足过了一个小时,一切才又恢复平静。

就在这三分钟内,有大量的空气从地球散逸出去。对于整个大气总量来说,这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但仍足以令人忧虑。因为情况正在变得越来越糟糕——随着失重时间的延长,失重地区的增加,大气的散失量正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快速增长。

一个理论估算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不加阻止,按照这样的流失速度,在十年后,地球就将失去其三分之二的大气。

很快,由联合国牵头,以美国大气物理研究中心为首,各国的科研机构组成了一个合作组织,协调解决这个大麻烦。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和中科院材料所也包括在其中。

大学毕业后,我顺利进入了材料所读研究生。这时候,距离失重发生已经一年多了。在这里,我了解到了这个计划的一些细节情况——它的名字叫做“气球”。

气球计划,确实名副其实。简单地说,就是用一个巨大的膜,把整个地球大气层包裹起来,就像把地球装进了一个大气球里一样。这将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散逸的问题。膜的材料其实并没有多少选择:首先要有足够的韧性和强度,能承受足够的气压;其次要尽量轻薄,而且可以大批量生产。最后,终于确定了用石墨烯来造这个大气球。

刚开始的计划是用一层约200纳米厚的膜在大气层边缘进行包裹,但是模拟计算的结果显示,这会造成一些严重的光学效应:相当一部分的阳光会被反射和散射,而对部分可见光——特别是长波段的红光——则会产生增透膜的效果。总而言之,蔚蓝色的天空可能会变成赤红色。这个结果对于我们这些从小就在作文本上以“今天天气真好,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开头的一代人来说,感情上实在是有些无法接受。经过好几次讨论和反复的计算,最后的结论是,我们还是不要再给这个失序的世界添乱了。

于是我们改进了计划,把膜的厚度降低为50纳米,相应的,把整个膜的分布改为了四层:第一层膜包裹在离地面30公里的地方,内部维持一个大气压。往上50公里,分布了第二层膜,其间的大气压为三分之二个大气压。往上气压逐层递减,这样就把气压造成的压力平均分配到各层膜上。

工程在理论上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并没有什么困难。现在全球数十个新材料制造集团正在为此加紧生产石墨烯。一些乐观的估计认为,一年半后,便可以完成这个气球工程。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类似的次生灾害逐渐显现出来——地震。相对于大气逸失来说,它在直观上的破坏性更强烈,更易引发恐慌。在失重期间,大地不同深度处的应力[]差会渐渐扭曲地壳的结构,随着失重时间的逐渐增加,这种扭曲效应会愈加明显。所以,有过失重经历的地区,事后往往会发生地震。

在这一年,地震局的地震预报准确率达到了历史最高峰。

七 阿努

我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再次遇到了阿努。那是一座4层楼的灰色砖瓦结构的小院,院子里有一棵茂盛的榆树,榆树下面有两排石凳。周围很安静,我用手扫了扫石凳上的细灰,正准备坐着休息一下,一抬头,却看到了阿努。

这里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办公室。我们的研究小组前一阵申请的一个项目有些文件不符合要求,我今天带了修改好的文件来这里办理相关的手续。看到阿努的时候,他正从一个办公室里出来,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