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真空之洞(第10/14页)

“第一步已经顺利地迈出去,下面要开始第二步了。大家已经看到,在地面上做空间激发试验只能是一次性的,它会造成加速器真空管道不可逆的破坏,除非把真空管道大大地扩大,使其能包容整个洇灭区域,这样的改造比较昂贵,也没必要,因为封闭式试验无法验证真空洇灭能否形成推力。我们不如干脆到太空中去做,因为在三个重要方面,太空的工作条件远远优于地面:第一,不需笨重的真空管道来保持真空,只需有加速磁环就行,高速粒子可以直接在太空中沿磁力轨道自由奔跑。第二,不要繁琐的低温生成系统,超导磁环可以直接在太空温度下工作。第三,没有重力,所有零件可以造得更轻巧,而且不需对粒子的运动加以重力校正——当然,如果将来加速器是安在匀加速的飞船上,粒子的运动轨迹还要考虑加速度校正,但这是以后的事,眼下还毋须考虑。所以我认为,下一个急迫的任务,是把地面上的高能粒子加速器搬到天上,建造一艘比较简易的原理实验飞船。从原理层面看这不算太困难的任务,唯一的困难是飞船的尺度应该比较大,要能装下费米加速器。当然加速器的原来形状肯定也要改变,要把那个‘8’字迭合起来,以节约空间。请大家考虑一下,完成我上面说的工作量需要多少时间?”他笑着说,“乐之友们已经在上帝之鞭的鞭抽下工作惯了。依乐之友们的工作节奏,我想这应该在半年之内完成。噢,对了,飞船开发的总负责人是亚历克斯,他正在往美国赶,很快就到。”

会议室内静默片刻,一个中年男子站起来,络缌胡子里藏着笑意:“依我看来,你第一个最急迫的任务,是向我们描述一下‘空间洇灭式飞船’的驱动原理,这是往下讨论的基础。”

贺梓舟一愣,赧然说:“呀,是我的疏忽。难怪一句中国俗语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我还以为你们都了解呢。现在我……”

大胡子打断他的话,“我们确实有自己的理解,但它是不是同你的想法吻合?这样吧,由我来讲讲驱动原理,你做裁判。”

贺梓舟很高兴:“好!请讲。”

“飞船的驱动原理和结构大致是这样的:粒子加速器在飞船上是‘露天安装’,粒子在真空中被1000个磁环加速后,在飞船后方相撞,激发出局域空间的洇灭,并转化为微量的能量,也就是转化为光。在飞船后安装一个抛物面形状的反射器,把球状光源的散射光反射并转化为平行光束,也就把光压转化为驱动力。据理论计算,每个光脉冲的持续时间很短,为千万分之一秒,但粒子撞击可达每秒千万次,这就使断续的光脉冲累积为连续的驱动。”

“对。”

“当然,洇灭产生的真空泡应该离反射器足够远,不致于损坏它。”

“对。”

“这种光能还能收集一部分,用作飞船船内装置包括粒子加速器的能源。如果能量不足,也可用聚变能源作为补充。”

“完全正确。”

“我上边说的原理比较简单,以下的原理就比较绕了,我不知道理解得是否正确。”

“请大胆讲,我相信你的理解是正确的。”贺梓舟笑着说。

“局域空间洇灭后有如形成‘海洋肚脐’,周围的弹性空间瞬间会向肚脐眼流泻而变成疏空间。但根据楚先生的‘空间单元稳恒态增生理论’,疏真空会在普朗克时间内恢复成标准真空,继而在周围密真空的压力下还原成密真空,从而为下一次的激发做好准备。空间的这个弹性变形会在飞船上产生潮汐力。但这种力很小,不足以克服电磁力,所以飞船只会有短暂轻微的弹性形变而不会损坏。从试验现场看,凡在洇灭空间范围之外的设备都保持完好,这就是有力的证明。”

“非常正确,请继续讲。”

“以下就是驱动原理中最绕的地方了,我真的不敢说我的理解是正确的,但我还是斗胆讲下去吧。局域空间洇灭时,空间单元向‘真空肚脐’的流泻虽不至于损坏飞船,但其合成结果将表现为对飞船向后的拖曳作用。”他双目炯炯地盯着贺,“当你们计算光脉冲的向前驱动力时,不知道是否已经考虑到这种反向的拖曳作用?”

贺梓舟真心地称赞:“这位大胡子先生太厉害了——请问尊姓大名?”

“我叫约翰·巴罗,专业是理论物理。”

“巴罗先生,你的理解完全正确,你已经刨到三态真空理论的最核心部位了。所以嘛,”他开玩笑地说,“我刚才没有讲驱动原理并非疏忽,而是因为我早知道,在座诸位个个都是行家里手。”他接着讲,“这个拖曳作用我们考虑到了。由于空间增生的时间是普朗克时间,即疏空间在10-43秒时间中即恢复正常,所以拖曳力的作用时间也不会超过这个级别。它与10-8秒级别的光脉冲相比,只是前者的1035分之一,实在微不足道。所以,做工程计算时完全可以忽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