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第3/16页)

“确实如此。”猩猩表示同意。

我强压下发出轻蔑哼声的冲动。“如果你真的这么担心我们的建设标准的话,猩猩啊,请你说说,对于一个有能力控制恒星辐射的智能体,它有多少潜在风险?”

“我无法计算其风险。”它也承认道,“我的信息量不足。”

“你根本没有任何信息。如果它愿意,它完全有可能中止我们整个任务。所以也许我们该获取一些信息。”

“好的。已对冯氏机进行了重新安排。”

确认信号在多功能墙上闪烁,发自转刺蛛号的一组复杂指令在虚空中舞蹈起来,六个月后会有一百个自我复制机器人在临时监控网里跳起华尔兹;再过四个月,我们也许就有事实材料可供辩论了。

迪克斯盯着我,仿佛我刚刚念动了某个神秘的魔咒。

“它是可以掌控这艘飞船。”我告诉他,“但是它真是天杀的蠢。有时候你就得把命令下得清清楚楚。”

迪克斯好像很生气,但毫无疑问,愤怒之下掩藏的是惊讶。他不明白这一点,他一点儿都不明白。

到底是谁把他养大的?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

反正不是我的问题。

“十个月后叫醒我,”我说,“我要回去休息了。”

***

他仿佛从未离开过。我爬进舰桥,他依然在那儿,盯着战术模拟池看。DHF428充满了整个模拟池,一颗肿大的红球,让我儿子的那张脸看上去就像是一张魔鬼面具。

他匆匆瞟了我一眼,眼睛睁得大大的,手指抽搐,仿佛触了电一般。“冯氏机并没有发现……”

刚刚解冻,我还是很虚弱。“发现什——”

“那个序列!”恐惧使他的声音变了调。他的身子摇来晃去,重心从左脚移到右脚,又从右脚移到左脚。

“给我看看。”

模拟池从中央一分为二。复制出的一组红矮星在我眼前燃烧起来,两颗都有我拳头的两倍大小。左边是从转刺蛛号飞船观察到的视角:DHF428闪烁依旧,大概在过去的十个月里一直在闪烁。右边是复眼合成图像:无数以精确间距排列好的冯氏机建造出的干涉量度观测网,它们的基本眼视差叠加起来,组成一幅高分辨率的图像。两边的对比度都已经调整到了适宜肉眼直接观察红矮星闪烁的状态。

不过仅有左边的显示图像在闪烁。右边的DH F428稳定得仿佛标准烛光一样。

“猩猩,有没有可能是观测网灵敏度太低,无法观测到波动?”

“不可能。”

“嗯。”我试着猜测它在这种事情上是否可能撒谎。

“这说不通啊。”我的儿子抱怨道。

“能说通。”我低声道,“如果闪烁的并不是红矮星的话。”

“但是那闪烁——”他咂咂嘴,“你看得见它在闪——等一下,你是说冯氏机后面有东西?就在,冯氏机与我们之间?”

“嗯——”

“是某种滤光物质。”迪克斯放松了一些,“要是那样的话,我们应该看到它了,不是吗?冯氏机应该已经撞到那东西了?”

我切回对猩猩的通讯频道。“转刺蛛号前视镜的视野目前如何?”

猩猩回复道:“朝向DHF428,视界锥的直径是3.34光秒。”

“直径增加到100光秒。”

转刺蛛号的观测区域膨大起来,取消了分屏视图。片刻间,红矮星再度充满了模拟池,整个舰桥都沐浴在一片绯红中。然后它又缩小了,仿佛从内部被吞噬了似的。

我发现显示有些模糊。“能排除干扰吗?”

“那不是干扰,”猩猩回复道,“是星际尘埃和分子尘雾。”

我眨了眨眼睛。“它们的密度是多少?”

“估计是每立方米十万数量级的原子。”

即使是对于星云来说,这也要高出预计值两个数量级。“为什么这么大?”如果附近空间中有能聚集起这么多物质的引力井存在,我们早该发现它了。

“我不清楚。”猩猩回答道。

我产生了一种几欲作呕的感觉。“将视野直径设定为500光秒。伪色合成图波长峰值设定在近红外波长。”

模拟池内的黑暗空间不祥地膨胀着。小小的红矮星在正中,现在只有拇指指甲盖那么大了,光芒逐渐增长:仿佛泥水中一颗夺目耀眼的珍珠。

“直径设定为1000光秒。”我下达指令。

“看啊。”迪克斯低语。真正的宇宙空间重新占据了模拟池的边缘部分,黑暗、清澈、纯粹。DHF428被一片黯淡无光的球状雾包裹在其中。这样的现象并不罕见,伴星的收缩有时会抛出物质,将气体与辐射波喷至数光年之外。但是DHF428并不是由新星爆发后形成的。它是颗红矮星,平平静静,才过中年,毫不起眼。

唯有一个事实引人注目:它待在一个直径1.4天文单位的气体泡泡中央。而且,泡泡既没有变小,也没有弥散开来或者逐渐淡化到周围的宇宙空间去。没有,除非是显示出了什么严重错误,这个球状小型星云扩展到直径350光秒后就停住了,它的边界远比自然状态下要清晰锐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