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沉没的国度 4(第2/10页)

“那东西恐怕自己潜不下去吧?暂时还不要紧。但是……” 中田站在门口,沉思了一会,“快要进入佯攻阶段了。”

“佯攻?”邦枝回过头来,“什么意思?”

“已经提出了方案,”中田推开门,小声解释道,“D计划的相关人员已经突破了百人大关,不久将成为千人的团队。那样的话,怎么样做也是隐瞒不住的,所以……”

中田的背影在门后消失了。刚才中田讲话的时候,一直在一旁静静地接听第二个电话的技术官把记录交给了邦枝。邦枝看了一眼就皱起了眉头。记录的原文是——

“明神礁、贝约内兹列岩、史密斯岩爆发。青岛开始喷火,八丈岛西山(八丈富士)西北部鸣动,出现喷火征兆,两岛居民开始撤离。”


八丈岛喷火的消息,小野寺是在鸟岛西北约五十公里、深度两千米的海底听到的。从海上的“吉野号”发射的微波语音信号,因为噪声太大,听得不很清楚,但总算还是知道,岛民一万二千人,多数已经遇难。

当听到两千米上的“吉野号”发出的消息时,小野寺正好在“克尔马狄克号”里,在每平方厘米二百个气压的海水中,他感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冲击。

“不对呀……” 小野寺语气有些慌张。他对身边来自气象厅的技术官、一脸学生稚气的小白脸助手说,“你不觉得这一带海底有点异常?”

“欸?”

刚把自动探测器放入海底,正专心致志地调试仪器的技术官十分惊恐地回过头来。小野寺用眼神示意他,他急急忙忙切换了遥测器的频道。

每间隔五公里或十公里安放在海底的测定用探测器,会将海底的温度变化、振动、倾斜、地磁气变化和重力异常等情况,通过VLF、微波信号两种方式传送过来。技术官开始捕捉最近处的探测器的遥测信息,进行测定。

“太危险了。” 技术官嘶哑着声音叫道,“地温在急速上升。倾斜度也在增加。地磁气也……”

“要发生地震吗?”

“比起地震更严重,这个变化,弄不好要爆炸!”

高锰钢制成耐压舱,“咚”地发出像寺院钟声一样的沉闷声音。“克尔马狄克号”好像被什么东西推动似的,摇晃着慢慢改变了方向。

“快结束了吗?” 小野寺打开照明灯,从观察窗向外看, “这一带开始有焦糊味了。”

“差一点……” 技术官说,“好了,结束了。稍等一下……这下面的海底好像正在发生某种变化……”

“没有观测的时间了。”小野寺启动了螺旋桨,说,“关掉灯。我打水中照明弹,你从那边观察窗看,看能不能看到什么。”

“克尔马狄克号”在海底拖着锚链,慢慢地离开刚才放置的探测器。小野寺操纵舵轮,将照明弹瞄准要观察的范围,按下发射按钮。连续发射四次后,冲击带来的振动使“克尔马狄克号” 舱壁发出一阵沉闷的回响,黑黑的潜水舱里,六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窗孔发出了耀眼的白光。

“啊……”技术官在嗓子眼儿里叫道。

“看到什么没有?” 小野寺问,“在哪个方位?”

“正前方右四十度……”

小野寺在脑子里计算着上浮的速度,又向相同的方向发射了余下的四枚照明弹。失去了八枚照明弹重量的“克尔马狄克号”立刻上浮到一个相应的高度,它的锚链前端还拖着少量的海泥。靠着仅存的一点推动力,“克尔马狄克号”以水平速度慢慢地向上漂去。

“你来看一下。”技术官说,声音异常低沉——仅凭声音就能猜出,此时此刻,他的脸不会有一丝血色。

小野寺离开驾驶席,来到观察窗旁。四枚照明弹将海底照得如白昼一样,正对面是昏暗迷蒙的海丘缓坡,喷吐着气泡的海泥正从缓坡的一部分地块中不断涌出,向着遥不可及的海面飘去。每当大量气泡爆发性地喷出时,“克尔马狄克号”就会随之被振动摇晃。

“会发生爆炸吗?” 小野寺回到驾驶席问道。

“我想还不至于……”技术官一边忙着核对海水温度和海底温度,一边回答,“也许有一些小的爆炸,这舱本身不会有问题。”

小野寺推了一下操纵杆,放开锚链。“咣当”一声后,“克尔马狄克号”开始向上浮去。接着,小野寺急忙联系上面的“吉野号”,打开电磁阀,将压舱物一个一个地扔掉。他的脑子里飞快地计算着上浮速度的安全极限,同时又在考虑水平速度对这一极限所能达到的控制程度,心里多少有些发虚。因为如果上浮速度过快的话,压力将急速降低,深海潜艇极有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这样一来,几吨重的深海潜艇就会原封不动地滞留在两千米的海底,失去重返海面的希望。为了控制蓄电池的消耗,小野寺不断调整水平舵,最大限度地降低水平速度,接着又忽然想到可以试着使用水平舵将上升的速度转换成水平的分力。这样一来,效果凸显,“克尔马狄克号”略呈倾斜状,继续向着斜上方移动。但是,如果一直保持这种姿态移动的话,随着上升速度的不断提高,深海潜艇可能会发生侧翻,所以,有时还必须将舵倒回九十度,以保持合适的水平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