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第3/3页)

舜音稍稍欠身还礼,顺着她目光往城门看一眼,不知她在看什么,难道是在看穆长洲?但回头再看她,又见她乖巧地跟去父亲身后了,也不知是不是自己看错了。

胜雨走近请示:“军司已走远了,夫人可要返回?”

舜音将穆长洲的旧袍交给她,点头,回头看一眼陆迢。

陆迢顿时又露出先前那般揶揄的笑意,走近两步,低声道:“夫人放心好了,近期无事,有事我自会相告。”

舜音看着他的口型,点点头:“多谢陆刺史。”说完告辞去登车。

他说的哪是无事,是无信。

已经有一阵子了,但无信就好,尤其是此时这样的关头,只希望封无疾最好一个字也别写来,真要写,至少也在穆长洲去甘州之后……

穆长洲确实没再回过府。

城中如常,四面城外却兵马游走频繁。

次日午后,一行人马又至东城门外。

五人一队的巡视兵卒打马而来,空着手赶到附近的土坡前,向张君奉报巡视情形。

张君奉听过后,挥挥手示意他们再查,回头走去坡上。

穆长洲正立在那里,手中拿着其他各城门处刚送到的抓捕军报。

“军司,看来此处已清除干净了,附近没再发现有探子踪迹。”张君奉在他身后道,一面看了看他身上袍衫。

穆长洲不曾回府,今日也仍穿着那件舜音送来的袍衫,将军报合上,回身说:“总管允我全权处置此事,准备去一趟甘州。”

张君奉问:“军司打算何时动身?”

“尽快。”穆长洲说完,走下土坡,远处已有几匹快马赶来,踏出一阵弥漫尘烟。

胡孛儿一马当先,冲到跟前才急忙勒住马。

穆长洲停步:“这般紧急,是中原有动静?”

胡孛儿干笑两声:“如之前一样,没什么动静。咱们在交界处防范,什么都没拦到,倒是拦到了几个送信的小卒。”他说着自怀中摸出一封信来,“巧了,有寄给夫人的信,打秦州寄来,我料想定是那个爱置气的封郎君寄来的,索性就带来了,反正最后都得过军司的手!”他颠颠地把信递了过来。

穆长洲接了,信封上确实写着来自秦州,脚下走开两步,才拆开了信封。

封无疾的这封信写得不长,只几句话,如之前一般,看起来说的都是寻常事情,也都是寻常问候,只是关心舜音近况,问她为何迟迟不回信罢了。语句、用词,也都如之前那封信一样。

一样的古怪。

穆长洲一手拿着这封信,眼睛仍在看,另一手已伸入衣襟,取出了一张折着的黄麻纸,一甩展开,里面是上次封无疾的信。

别人可能看不出古怪,但他看得出来。正是因为古怪,他早已誊抄下来。

两张纸放到一起,他一行一行,细细对比。

天上日头愈发倾斜,光已渐淡,胡孛儿听完了另一批巡视兵卒来报的搜捕情形,扭头去看,才发现军司仍站在那处,一动不动,也不知什么信要看这么久。

张君奉也不禁朝那里看了一眼。

至少又过了一刻,穆长洲才抬头,目光离了手里的信,嘴边有了丝笑。

原来如此,但愿他没有猜错。

“军司?”胡孛儿伸长脖子朝他这里看。

穆长洲将纸和信都收入衣襟,大步走下坡,牵了马,一翻而上。

胡孛儿讶异问:“军司不亲自抓探子了?”

“抓。”穆长洲嘴边轻轻提了提,“你们抓你们的,我抓我的。”说完一扯缰绳,策马回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