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十一月(第2/4页)

一是业务渠道,当然,主要就是国内的那些电视台、影视公司和娱乐公司,其目标,当然是想要帮工作室接到影视剧配乐的工作。

二就是专辑的发行渠道,当然,这个在李谦看来接近不可能,而且,在他的计划里,这也不是近两年工作室发展的重心,所以,他给齐洁的建议就是,还是优先去做业务的开发,争取在明年能够帮工作室接到三两部影视剧的配乐,打开这一方面的通道。

嗯,对了,自从那天在酒吧里见过之后,隔了没几天,周晔就开始往工作室这边跑,他也不说邀歌什么的,就是有事儿没事儿过来转转,李谦不在他都不着急,就跟李金龙他们套交情,还别说,没几次的功夫,他跟工作室新近签下的这批人就都打得火热。

十一月中旬,李谦最终还是决定给了他一首歌,名字叫《弯弯的月亮》。

周晔本人无比惊喜,对这首歌也相当喜欢,但是他把作品拿回去之后,时代唱片那边却似乎觉得这首歌实在是有些“土”,虽然应该算是一首不错的民谣,但他们很怕这样的歌并不为市场所喜,不过,这毕竟是李谦的作品,所以到最后,他们还是同意采用,只是在派了人过来报价的时候,虽说态度很客气,但话里话外的意思,还是希望能够从李谦这里拿到别的作品,而对于这首《弯弯的月亮》,他们的报价也显得相当抠门。

最终,这首歌被李谦以历史第二低的价格出手,仅仅三十万!

李谦作品的价码,在圈子里自然是很出名,所以,对于李谦居然愿意三十万就卖掉一首歌,周晔当然是下意识地就理解为是李谦对自己的欣赏,所以才在价钱上甘愿吃亏——而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李谦的确是很欣赏他,至少是不愿意让他在都市情歌这条路上走的太偏,所以,才舍得拿出一首在另外一个时空曾经红遍天下的民谣来为他压阵。

然后,嗯,王靖露不管打电话回来也好,还是周六周末的回来住也好,都说学习还算吃得消,基本上教授们讲的东西她都能听懂,但是据她说,同去参加这次特殊培训班的,有不少人都在抱怨说听得犯困,因为老师们总是在讲古代的女人该怎么吃饭,该怎么穿衣服,说话该用什么语气,等等等等,诸如此类。

在这个十一月里,李谦在上课、在面试、在开会、在帮五行吾素调整唱法,忙得几乎脚不沾地,王靖露则被关在艺术高研院学习,两人只有到周末才能见上一面,而周晔拿到《弯弯的月亮》之后心满意足,高兴地回去练歌,李金龙他们在努力地搜集歌曲,为廖辽的新专辑而努力,段玉国继续板起脸来做那个令人讨厌的人,而齐洁则到报纸上发布广告,开始准备工作室新一轮的招聘和面试。

总之,忙忙碌碌,蒸蒸日上。

而就在这个月的月末,李谦突然接到谢铭远打来的电话,在时隔几个月之后,两人约好了一处餐厅,终于有了彼此第二次的正式见面。

两人见面的地方是一家法式餐厅,环境非常好,生意也异常的好。

谢铭远似乎是这里的熟客,两人见面之后,李谦就发现,他跟这里的经理、服务员,似乎都认识,两人各自点了餐,等待上餐的功夫,正顺口闲聊,这家店的老板甚至亲自跑过来,一见面就给了谢铭远一个大大的拥抱。

两人用法语叽里呱啦的说话,李谦听不懂,就把目光放到对方肩膀上的那只猫身上——那应该是一只异种,毛色通体黝黑,黑到发亮,眼睛却是碧蓝碧蓝的,看去恍然若神物。

嗯,李谦见到它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想要把它拍下来,而且不只是照片,他很想把这只猫拍到自己的某部电影里。

当然,他看着那只猫,那只猫也毫不相让地看着他,还冲他舔舔舌头,喵了一声。

谢铭远跟那人寒暄毕,很郑重地为两个人作介绍,李谦这才知道他叫kittenly,法国人,画家、流浪诗人,来到中国之后,痛恨于顺天府这边的法国菜都做的太不地道,于是自己开了家法式餐厅,原本就是自己做厨师,谁想到生意越做越好,很快他一个厨师就忙不过来了,于是只得另外招人,自己则转行做老板。

当然,在中国生活多年,使得他拥有一口流畅的普通话,跟李谦亲热地拥抱之后,他自称“老恺”,并介绍说自己的中国名字就叫做“李恺”。

大家聊上片刻,正好李谦和谢铭远点的菜品开始端上来,他就告辞而去,并很快就打发服务员送来了一瓶红酒,说是自己的珍藏。

李谦本来是真的吃不惯外国菜的,但不得不说,这家的法国菜居然挺对胃口,尤其是香煎鹅肝和沙朗牛排,让他都吃得极美。

餐后,两人摇晃着红酒杯,继续东拉西扯的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