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该放就放(第9/12页)

顾允知对左援朝的来访并不意外,国家经济开发区对每个城市都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省里初步定下来在江城和岚山之间产生,这让其他城市已经提前放弃,从现在开始江城和岚山都将为了这个名额而不断努力,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做好各位省常委的工作,力求用自身的优势打动省常委,在最终表决的时候将手中的那一票投给自己的城市。

顾允知听左援朝说完,他并没有任何的表示,而是将话题指向江城教育系统新近发生的集资事件。

左援朝来东江之前就已经听说,因为记者梁东平的缘故,江城教育系统的事情已经成为全省瞩目的焦点,教育虽然是常务副市长李长宇分管的范畴,可是这件事无疑也影响到了江城市领导的整体形象。作为江城领导的一员,左援朝还是要维护这个集体形象的,他低声道:“顾书记,现在这件事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教育局当初所挪用的集资款已经全部被追回,现在也已经分批发放到教师的手中,拖欠的教师工资也已经由财政局特殊拨款,全部补发,至于教育局长郑先泰因为非法集资,挪用公款构成了犯罪,已经被纪委双规,相关人员都会得到应有的处理。”

顾允知点了点头,对江城市政府的反应速度还算满意,他低声道:“教育系统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江城,也是我们国内普遍存在的现象,现在的教育什么都由政府包着,在深化改革的时代,政府的职能正在一步步转换,不可能再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大包大揽,教育也要改革,我这样说并不是说政府要一脚把教育踢开,而是要开拓思路,想出一条更适合教育发展的道路。”

“顾书记说得对,我们江城市的干部也被这件事震动很大,通过这件事,我们认清了自身工作的不足,正在尝试改变着一点。”

顾允知道:“追回集资款,补发拖欠的工资只能改变目前的状况,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援朝啊!你们这些年轻干部的脑筋活,应该开拓思路,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道路。”

左援朝今天的主要目的是来谈国家经济开发区的事情,可谈着谈着就发现顾允知的兴趣反而在教育问题上,心中不觉有些失望,可他也不敢贸然改变话题,只能耐心的顺着顾允知的话题说。

顾允知谈完了教育,总算把问题回到了经济上:“江城开发区的面积是省内最大的吧?”

左援朝双目一亮,这是江城经济开发区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他们开发区规划用地在整个平海省第一,建成后面积会是岚山经济开发区的两倍,他点点头,把几大优势又说了一遍。

顾允知显然没有多少耐性听他说完优势,打断左援朝的话道:“面积越大,全面启动的难度越大,现在你们经济开发区的入住企业还不到岚山的五分之一,年经济产值还不到岚山的十分之一,作为副省级城市,江城的经济在整个平海才排在第八位,这和你们城市的级别不符啊!”

左援朝脸上一热,顾允知的这番话可没怎么给他面子。单从这句话来看,省委书记好像并不看好把国家经济开发区落户江城,左援朝道:“江城是老工业基地,国企众多,想要推行改革的难度也要比其他城市要大,正因为这个原因,如果国家经济开发区能够落户江城,那么起到的带动作用和促进作用不可估量,从长远来看,对发动平海北部经济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左援朝很诚恳地说道:“顾书记,其实说穿了国家经济开发区对于江城和岚山这两个地方,一个是雪中送炭,一个是锦上添花!”

顾允知笑了起来,左援朝的比喻虽然算不上恰当,不过也有几分靠谱,他摆了摆手道:“这件事我一个人说了不算,要看其他常委的意见。”

左援朝心想,你是平海的掌门人,你说了不算谁说了算?可这种话是无论如何不能当面说出来的。

顾允知道:“看来这两天我们这些省常委的耳根也别想素净了,你们这两个城市的领导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做工作。”

左援朝笑了,他的确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两天要抓紧时间拜会各位省常委,争取尽可能得到更多的支持,把国家经济开发区的事情落实在江城,他老老实实回答道:“我这次来东江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工作,目的就是为了把国家经济开发区带到江城去,我听说岚山也来了位副市长,现在正在宋省长办公室里做工作呢。”

顾允知有些诧异道:“谁?”

“秦清!过去我们春阳县的县委书记!”

左援朝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堂处和秦清不期而遇,秦清率先微笑着向左援朝走了过来:“左市长,这么巧,您也到东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