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身在何处 第九章 君臣佐使(第3/4页)

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文,北宋中后期的一般年份也可达8000-9000万贯文,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高达10000万贯文!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可以比较得知,明隆庆五年,也就是公元1571年,国家岁入白银250万两。

名相张居正改革之后的万历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600年,岁入400万两,虽然张居正死后人亡政息,但相对在财政上的改革被破坏得较少,而且此时距张去世仅十几年,估计这个数目比张居正当国时期的岁入也少不到哪里去。

明末天下大乱,在后金和农民起义的两面夹击下,明政府先后增加了辽饷,剿饷和练饷的征收,即著名的‘三饷加派’,结果弄得民怨沸腾,烽烟四起。那么这种为时人评为‘饮鸩止渴’的做法为国家带来了的收入不过每年1000万两左右!

这也就是说此时明朝一年的财政总收入大约是1500万两白银左右。如果我们认为银钱的一般兑换率为一两白银等于一贯铜钱的话,那么此时明朝的财政收入仅仅是北宋的不到十分之一,南宋的不到六分之一!

尽管这已经是南宋灭亡的三百多年之后!

尽管明朝的国土要远远大于宋朝!

而清朝的财政状况比明朝要好一些,也有我们经常在电视中看到的康乾盛世,但是那多半是因为那个时代离我们近一些而已。

因为历史是可以被篡改!

可以被那个时候的当权者篡改!

因为有一种观点认为,‘康乾盛世’是骗人的,是中国部分历史学者无视历史、自欺欺人的说法!

在康熙年间,对俄作战后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就割让领土,如果是盛世却割让领土真是匪夷所思,虽然很多人有多种说法,但是却很难让人信服,你见过日本盛世的时候割让领土吗?

无独有偶,同样处于‘康乾盛世’的雍正年间,也签订了割让领土的《恰克图条约》!

而且在康雍乾三个皇帝在位期间,他们做了什么?制造了一波又一波的文字狱惨案,康乾数次下江南奢靡游玩,自雍正起又耗尽民脂民膏修建圆明园!

而同期的西方科技文化迅速发展,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侵略者已是坚船利炮,而清朝军队却仍然沿用明朝的火炮,盛世到了这个地步,真是无耻之尤!

康熙年间的平民思想家唐甄在他的著作《潜书》里提到过,清兴五十年来,四海之内,日益困穷,农空、工空、市空、仕空。他亲眼看到山西妇女多无裤可穿,而“吴中之民多鬻子女于北方”。

而乾隆时期的英国使者马嘎尼来华期间,记载北京街头乞丐很多。许多百姓都是蓬头拓面,衣衫褴褛,因此他形容满清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所谓的‘中国人’正在逐步退化到‘半野蛮人’时代,详见马嘎尼的中国行记。

怪不得如今流传一个近似笑话的说法,满清入关给当今带来的唯一好处就是促进了一批奴化的连续剧的诞生,也带动了中国影视事业的蓬勃发展!

清朝国家初定的顺治七年,也就是公元1650年,岁入1485万两,咸丰年间,公元1850前后,岁入约为3000-4000万两,这个数量仍然远远小于六百年年前的宋朝,而此时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三亿!

人口足足超过为宋朝人口的三倍以上,直到清朝末年,国家岁入才达到了宋朝的水平!

当然由于兑换率,折色率等方面原因,可能会对宋朝的岁入有所高估,但即使如此,宋朝的岁入远远大于其他任何一个封建王朝依然是一个无疑的事实!

宋朝的财政收入如此之巨大,是不是意味着人民的负担也极其巨大呢?当然,从人均财政收入上来看肯定是这样。

但是,要知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没有爆发过全国性的农民起义的大型王朝之一,仅有的几次较大规模的起义,如李顺王小波起义,宋江起义,方腊起义,钟相杨幺起义等都不曾超过一省的范围!

有这样良好记录的另一个朝代是西晋,而西晋之所以能够如此,恐怕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它的寿命实在太短了,根本来不及爆发起义。

当然让认为宋朝居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一个很大来由就是水浒传的缘故,姑且不提这里面虚构的成分,其实就是从‘水浒传’里来看,那些被逼上梁山的好汉落草的主要原因或者是受人迫害,或者是犯了罪,或者是被擒被骗上梁山的,真正没有饭吃,活不下去上梁山的极少。

但在‘水浒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禁军的中级军官就可以拿出千贯钱去买一把刀,而在‘三言二拍’或者‘聊斋志异’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百金’在当时就已经是一户中人之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