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好事连连(第4/5页)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主要就是苟同知问他要怎么才能把禾兴府管理得更好。

这一个月,黎青执跟张巡抚通过几次信,对官场上的事情,也就多了一些了解,正好可以给苟同知一些建议。

黎青执跟苟县令聊天的时候,省城,新一期的《安江文集》已经出了。

七月依然很热,但这并不能阻拦省城的读书人购买《安江文集》的热情。

临近院试,聚集在省城的读书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平日里不一定能买到看到《安江文集》,现在来了省城,那肯定要买上一本!

一大早,安江书院名下的书坊还没开门,就已经有人在排队了,等门一开,这些人立刻拿着手上的银子或者铜钱买书:“我要四本《安江文集》!”

“我要五本。”

“我要十本!”

……

这些来买书的,基本都要帮别人带,买的也就特别多。

排队排在后面的人都担心起来了:“你们别买那么多,给我们留点。”

要是前面的人把书给买完了,那他们怎么办?

幸好,书坊掌柜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诸位放心,这个月的《安江文集》多印了一些,大家都能买到!”

每次院试前后,《安江文集》都卖得特别好,书院那边有经验,也就会多印一些书。

说话间,已经有人买到《安江文集》了,他来到外面,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

《安江文集》刊登的,都是名人的文章,这次也不例外,这人随便翻了翻,就看到了好几个眼熟的名字。

但他也看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

禾兴府黎子霄?这是谁?

一个禾兴府来的学子也已经翻开书,同样看到了这个名字:“黎子霄?该不会是我知道的那个黎子霄吧?”

有人问他:“你知道黎子霄,他是谁?”

那人道:“今年府试,禾兴府的案首姓黎,字子霄。”

“什么?案首?一个还没考上秀才的人,他的文章上了《安江文集》?”

“真的假的?这黎子霄还没考上秀才?”

“我来看看他的文章!”

“这文章看起来不错……”

……

这段时间,省城的读书人是真的很多。

老的少的,有一大群人赶来府城参加院试。

但这些人,敢给安江书院送文章的没几个。

他们知道自己的水平,知道《安江文集》肯定不会刊登他们的文章。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明明省城有很多读书人,《安江文集》却依然没有足够多的优秀文章可以刊登。

可现在,竟然有一个跟他们一样,还没有考中秀才的人,他的文章出现在了《安江文集》上!

买了书的人得知此事非常吃惊,同时一传十十传百……

“你听说了吗?这个月的《安江文集》上,有童生写的文章。”

“我听说了,正打算去借书来看看。”

“这黎子霄到底是何方神圣?都没考上秀才,文章竟然就上了《安江文集》。”

“有些人没考上秀才是考不上,有些人没考上秀才是没去考……这黎子霄肯定是后者!”

“应该是他家里人或者他想要一鸣惊人,因而前几年没参加科举,今年才参加。”

“听说他已经拿了两个案首,这次院试,他估计又是案首!”

“那他就是小三元了!”

……

有人讨论黎青执,自然也有人讨论黎青执的文章。

“《安江文集》里,黎子霄的文章我已经看过了,字字珠玑,写得非常好。”

“那文章……我自愧弗如。”

“我把文章拿回去给我的老师看了,我老师说他也不一定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我的老师是个举人!”

……

最后,这些人少不得四处打听黎青执:“这黎子霄来省城了吗?”

“他师承何人?”

“我想去拜访一下他……”

……

黎青执还没有来省城,就已经在省城扬名。

杜永宁看到这情况,气到不行。

他的文章就是被这个黎青执的文章挤下来的!要是没有黎青执,现在被人讨论的就是他了!

如果黎青执是个颇有名气的读书人,杜永宁会自认倒霉,不会太难受。

但黎青执跟他一样,是个还没有考上秀才的童生!

而且看现在的情况……黎青执估计是想走他给自己想的路子——在院试前扬名,努力成为院试案首,然后得个小三元。

他想走的路子被别人走了……杜永宁能不生气?

他都不想去看黎青执的文章!

但真的不看又不行……杜永宁捏着鼻子,把黎青执的文章看了一遍。

这文章真的很好,但有点过于老道了,这真的是个童生写的?

他被挤下来的策论是在一个举人的指点下写出来的,但远不如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