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 鹰派后遗症(第2/3页)

所以一男一女吃饭,并不会引来同学注目。

叶纨其实很想找点儿温馨的话题聊聊,但无奈高冷的面子始终拉不下来,以及高干子弟的职业病发作,聊着聊着又回到了学习和工作上面。

“你最近有关心时事么?”她用刀叉切了一块烧鹅,细嚼慢咽地吃完后,用餐巾抹了抹嘴才说话。

“没有,这不前阵子太关心时事、功课都落下了么。忙着复习迎考呢。”

顾骜私下里跟朋友吃饭,就没那么斯文了。虽然不至于嘴里边嚼边说,但也没讲究到“说句话擦下嘴”的程度。

叶纨进一步压低了音量:“你不怕战争提前么?那篇《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你可是亲自参与了的。”

顾骜确实不担心,因为他知道历史。

当然,仅限于结论。

至于前因后果、推演经过,后世的历史课没教那么细。

所以他不求甚解地说:“我觉得至少也要过完年吧?越南人毕竟只是进攻柬埔寨,又不是直接进攻我们。咱肯定要多准备一下。”

叶纨急得微微跺脚:“你怎么突然就这么没外交敏感性了呢!你知不知道,越南人推进得比我们预期快太多了!10天就攻下金边!昨天部里特地安排了一架波音707专机,把亲王从包围圈里接出来——昨晚就住进东交民巷15号了。唉,也不知这次要在我国流亡多久了。但愿仗打完就能回去吧。”

顾骜很想告诉叶纨:那位亲王这次要流亡一辈子了,人家会在中国住满40年。

但话到嘴边,还是变成了:“但仗还是得过完年才开打,对吧?”

“结论是对的,但推导过程不对!”叶纨咬文嚼字地纠正,“关键是我们需要在战前对美日访问一下,展现姿态,仗不能白打。以如今的局势,彻底消灭越南政权恐怕是不可能的。动兵的关键,是让西方相信我们开放的诚意、以及与教条主义决裂的决心。至于你说的舍不得让部队过年的时候去厮杀,这都是次要的了——目前部里已经安排了出访行程,连首长都要在去美国日本的飞机上过新年,这是何等的为国为民。”

叶纨提到这一点,顾骜倒确实是肃然起敬。

这一年的春节,伟人是在对外访问的飞机上渡过的,确实为国为民不辞劳苦。

不过,这种程度的反应,落在叶纨眼里却远远不够。她忍不住追问:“你就不问问,你这次能不能捞到当拎包随员的实习机会?”

顾骜:“不可能吧,上次是因为同时要安排出访东欧十国,部里人手不够。这次是跟首长集中访问美日,哪怕是拎包,我也远远不够资格的。”

叶纨神色一黯:“你倒是有自知之明,但其实,你这种刚刚树了典型、趁热打铁的情况,本来也不能说完全没机会。韩老师昨天来通知我跟去实习的时候,我还说自己不太够格,为什么不是你。她也很不忍地跟我解释了,说你已经不适合这种‘鸽派’的任务了。我提前告诉你,也是让你有个心理准备。下学期,你的实习工作可能会有大的调整,你千万别跟其他人说是我告诉你的啊!”

“我没太听懂,能说详细点么?”

于是,叶纨就非常细心地解释了很久。

……

国家培养外交官,大多是用树典型、卖人设的方法,也就是把一个人塑造成强硬的鹰派形象,或者柔韧的鸽派形象。

只要这种人设让国外的专业智库分析人士信了,塑造工作就算没有白费。

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就像《三体》里面,人人都骂圣母表程心害了全人类——就因为她的软弱无能,当了“执剑人”后却不敢摁下让两个恒星系同归于尽的威慑按钮,所以地球完蛋了。

(没看过《三体》的人,可以想象为冷战时美苏某一方掌握核按钮的元首,在看到对方核弹飞来时,因为不忍地球毁灭而不还击,导致自己祖国灭亡。一个性质。)

可如果真心分析一下,程心真摁了威慑按钮,就是最好的选择么——显然不是,因为她摁了之后,结果依然是两个恒星系同归于尽。

所以《三体》最该负责的不是程心,而是把程心选上去的无知大众。

如果继续是罗辑或者维德那样铁血鹰派形象的人当“执剑人”,让三体人相信“这是一个敢拿两个星系的灭亡来报复的狠人”,那战争一开始就不会爆发。

现实中,大家也经常可以看到美国人怎么又换了国务卿了,如何如何。殊不知并不一定是后一任国务卿干得比前一任好。

有可能只是一开始国家需要鹰派形象,那就上个鹰派烙印的国务卿。过两年需要鸽一鸽,那就换个鸽的。

正如尤瓦尔·赫拉利所说:国家,民族,公司,这些东西最重要的不是构成其物质的物理实体,而是背后的“人类想象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