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传旨(第6/7页)

特进爵为秦王,授元帅,依旧领太师。”

一气读完,无外乎是韩世忠进爵秦王、任元帅、领太师,位极三公,勋盖武臣而已。

而兀术所居房舍内,或卧或坐,或立或倚,竟也无一人言语。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稍微一顿后,洪涯掀开一张,再来一张:

“二曰:

自古以计,汉有韩、周、卫、霍,唐有李、徐、苏、薛,代不乏人,然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岳飞者,一代少见。岳飞为帅,非止武略,更兼仁风。严军令以禁掠夺,为软语以慰编氓,修谦让以谨交际,习文词以相酬和,与廷议而持公论,屏奸邪以交君子。

是故,相臣而立武功,周公而后,唯诸葛武侯一人也。帅臣而求令誉,吉甫(周代名将)未必称焉否也,唯岳飞精忠报国,可当此誉。

酬荆襄、伪齐、西夏、大名、河间之卓勋,特进爵为魏王,授元帅,领太傅。”

堂中依然无声,倒是兀术终于有了一丝反应,他微微扭头,看向了自己榻前靠着的一把宝剑,然后重新闭目。

“三曰:凡大厦将倾,必有支柱,泥沙俱下,必有阻遏。”

洪涯翻开第三张布告,然后只读了前两句话就知道是在讲谁。“方天下将倾,淮河以北不复汉家,李彦仙崛起陕洛,如砥柱立于中流,几以一己之力,使金军分为两势,使朝廷犹存大河而系中原、关西。

凡十载巍然,其功之大不可计,其忠之深不可言也。

特进爵为晋王,授元帅,加太保。”

舍中气氛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但洪涯也懒得理会,只是又掀开一张纸来,继续宣读,这一次他还没开口,就知道该是谁的了:

“四曰:

自古名将易得,帅臣难寻。吴玠材气不群,忠勇自奋,策足功名之会,腾声关陇之间,却敌有沈果之机,驭军适威爱之济。比者擢帅于关西泾原,尽护诸将。尧山之战,尤为隽功。获鹿之役,指挥若定,塞其酋豪,丑类尽折。

壮朕兴复之威,非谋以济勇,能若是耶?

特进爵为韩王,授元帅,领少师。”

再度读罢,无人言语,洪涯停了片刻,终究只能自顾自读了下去:

“五曰:

建炎以来,朕之心腹,张俊握兵最早,屡立战功。

其于下蔡,孤军北悬,无从动摇,并发求战,可谓忠勇。后以年长,进退自如,并推杨沂中、田师中、张子盖续行功勋,堪称有德。

又曰,淮上之约不敢忘也,特进爵为齐王,领少保。”

“六曰:

昔国家纷乱,上下失序,官吏弃地而走,将士闻风丧胆,张荣崛起草莽,聚义士而护一方平安,合布衣而成百战英豪。缩头滩一捷,始定军心,驱舟过汴,始固国本。

替天行道者,当如是也。

特进爵鲁王,领少傅。”

“七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昔天下颓败,马扩以故交得金人优待,仍摒家弃身,兴兵抗金。凡十载,出入太行,勒马河北,辛苦周旋,昼夜不息。昔金国方盛,使贼军聚众而不得南下鲸吞者,太行之功也。及王师北进,使天下合力而成不可向迩之势者,亦河北之力也。

特进爵邢王。

又有信王赵臻,襄助有功,易爵代王,以示荣宠。”

“八曰:

王德家世忠勇,素有神威。自淮上为御前主战,未曾有堕,至于十载,功勋卓著。及获鹿而决,当先为战,冲锋陷阵,勇不可当。及阵斩阿里,始摧大阵,功直中兴。

特进陇西郡王,特荫一代传爵不减。”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略显口干舌燥的洪涯翻过一页,刚想看看接下来曲端的表彰时,却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似乎有人在暗地里啜泣。

然而,之前兀术有过发作,所以虽然有些异样,但洪涯却只是一顿,便继续读了下去:

“九曰:

建炎方起,娄室扫荡关西有二,当此危难,李彦仙崛起陕洛,功莫大焉,曲端保民关陇,则稍有功绩,唯其跋扈违节,多有不妥,不可不言。然,周处除三害而自新,曲端亦得知耻而后勇,其射娄室于驾前,宁西夏于贺兰,出全军于轵关,奋忠烈于获鹿,堪称节勇。

故进爵镇戎郡王。”

“十曰:

昔李永奇、李世辅忠义归朝,正当尧山之前,时国家穷馁,适近橐丐之际,父子破家殉国,忠义无双,并称奇功,古今难寻。复定西夏,又得殊勋,决胜获鹿,始终为前。

特追……”

“够了!”

就在这时,啜泣声忽然止住,取而代之的乃是兀术的又一声大喝。

其声之厉,惊得洪涯直接一抖,将手中文告尽数抛洒落地。

不过,一声厉喝之后,兀术反而沮丧,只是躺在那里,用一只尚能动作的左手再度遮面啜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