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此刻他男子气概十足(第5/6页)

高丽王痛哭流涕的进入熟悉无比的王宫,走过熟悉的马球庭和鸟鸣花香的木槿林,看着曾经让他骄傲的满月台,心如刀绞,泪如雨下。

在迈上满月台台阶的那一刻,高丽王茫然的四顾宫城,开口吟道:

“是耶非耶,故耶新耶,四顾而茫然耶;生耶死耶,成耶败耶,鸟鸣而心惊耶;春耶秋耶,真耶梦耶,归来而魂飞耶。”

德钦很不耐烦地喝道:“耶耶耶,耶甚么耶!聒噪!赶紧上去!”

高丽王等人踏着台阶,一直上了五十九级,才上到宏伟的满月台,来到巍峨的寿昌宫广场上。

王宫依山麓而建,高屋建瓴,这满月台最高,重重殿宇之后,就是松岳山。山宫相依,连绵嵯峨,气象万千,极得山势风水之妙。尤其是此时春日,更是秀树如城,花飞楼阁,当真美轮美奂。

高丽王宫是王建请渤海国工匠修建的。而渤海国建筑学的唐朝。所以这王宫在审美上还是很靠谱。

可惜,这宫殿不为王氏所有了。

此时的寿昌殿门口,都是身穿紫甲、手按唐刀的唐廷侍卫。一个个对高丽王等人侧目而视。

“兄弟,高丽王带到,请通禀陛下。”德钦有点得意的上前说道,“我部下抓到的。”

那侍卫点点头,转身进入大殿,禀报道:“启禀陛下,高丽王和其王后等人带到,请旨。”

唐主端坐御案,声音平和地说道:“传高丽王夫妇,余者殿外看押。”

“遵旨!”

侍卫出殿,大声唱喝道:“陛下有旨,传高丽王夫妇进殿,余者殿外看押!”

之后,高丽王和王后就被带进他们熟悉无比的寿昌殿。

高丽王有点恍惚,刹那间似乎还以为自己是在上朝,而这满殿文武,就是他高丽的臣子。

可这些文武陌生而冷漠的面孔让他又清醒无比的明白,他们是唐国的臣子,上面坐的是:唐主李洛。

呵呵,李洛。

高丽王走到大殿中间,缓缓抬起头,对上一双居高临下的俯视的眼睛。

这双眼睛明亮有神,目光坚定,令人过目难忘。这双眼睛他也并不陌生。这上面坐的人,曾经是高丽的臣子,他的臣子。

他还记得自己对李签说的一句话:“令侄雏凤清于老凤声,将来前途,未可量也。”

呵呵,大唐之主。这前途,可不就是“未可量也”?自己这是一语成谶么?

高丽王痛苦的快要窒息。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跪下来,再强迫自己叩头下去。

“小国下君,臣王賰,拜见大唐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后忽都迷失却没有下跪,她直直的戳在大殿上,细长的丹凤眼恨恨的瞪着大唐皇帝,夷然不惧。

“大胆!皇帝驾前,安敢不跪!”几个侍卫齐声喝道,一起来拿忽都迷失。

“罢了,退下。”李洛挥手止住侍卫,俯瞰高丽王和王后,不由微微一笑,这笑容中满是风轻云淡,全无丝毫怒火。

“安平公主,别来无恙?你和朕也算故人,你君前失礼,朕也不降罪于你。”李洛用蒙语说道,“可你们的长生天,也会服从昊天的意志。屈服于强者,难道不是草原的传统么?”

高丽王后露出凄楚的苦笑,她后退一步,手抚胸口,垂首道:“忽都迷失,见过契塔可汗。”

契塔,是蒙语汉人的意思。她称呼李洛为契塔可汗,意思就是“汉人的可汗”。这说不上是多高的尊称,却也没有过于贬低。

按照草原的规矩,她是李洛的俘虏。俘虏对于俘虏自己的人,应该怀有敬畏,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但是,她没有下跪磕头,仅仅用了草原上的普通礼节。

直到真真切切看清李洛的脸,她才万般无奈的确定,这个大唐皇帝,真的就是自己当初的家臣李洛。

是他。

是自己把他带到大都,推荐给太子和父汗,让他的官越做越大。

是自己害了大元,害了高丽啊。

此时此刻,忽都迷失恨不得一头撞死。

李洛也不在意。他对高丽王说道:“高丽王,平身吧。来人,给高丽王和安平公主看座。”

两个蒲团搬到殿上,高丽王谢恩后熟练的跪坐下来,而王后则是席地而坐。

“大唐皇帝陛下,臣有罪,劳烦大皇帝亲征,臣知罪了。”高丽王离席下拜,他此时脑子也清醒起来,思索着如何才能说服李洛,保留高丽社稷。

李洛脸色一沉,“你的确有罪。所以,朕才要惩罚你。如果你没有罪,昊天不会让朕出现在这座王宫。”

高丽王露出凄惨哀怜的神色,恭敬无比的哽咽着说道:“大皇帝陛下,可否保留高丽社稷?高丽愿生生世世为大唐之臣,如子侍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