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这是一场中国式的葬礼”(第6/15页)

麦克阿瑟最后补充道:“所有占领都是失败的。”

杜鲁门听完麦克阿瑟的汇报,十分满意地点点头,但他还是有些担心中国或苏联的介入,问:“中国或苏联进行干预的可能性有多大?”

“很小。如果他们在(战争爆发后)第一或第二个月就干预,那会起决定作用。现在我们不再担心他们干预了。我们不再畏畏缩缩”,麦克阿瑟语气十分肯定,“中国在东北地区的兵力有30万人。其中部署在鸭绿江的可能不到10万至12.5万人,可以越过鸭绿江的只有5万至6万人。他们没有空军。由于我们在朝鲜拥有空军基地,如果中国人试图南下到平壤,那对他们来说将是一场大规模屠杀。”

麦克阿瑟接着说:“至于俄国人,情况稍有不同。他们在西伯利亚拥有一支空军,而且素质很好,拥有出色的飞行员,装备有先进的飞机。他们可以投入1000架飞机。但俄国没有可以用于北朝鲜的地面部队,因为把地面部队派到朝鲜战场是有困难的。一个师开到朝鲜要6个星期,而6个星期后冬天就到了。唯一可行的是俄国空军支援中国地面部队作战。但俄国空军同中国地面部队之间的协调将十分困难,我认为俄国人在中国军队头上扔下的炸弹将会同落在我们头上的一样多。空中掩护是非常困难的,没有受过训练的空军和地面部队,如果不经过大量的联合训练,搞空中掩护是不可能的。我相信,中国地面部队同俄国空军做不好空中掩护,而我们是最好的。”

布莱德雷试探地问道:“既然战争即将结束,能否在1月份抽调第2、第3步兵师用于欧洲方向?”

麦克阿瑟回答道:“到1月份将抽出一个师,但我认为,应派第2步兵师去,因为第2师训练有素。我希望在圣诞节前将第8集团军撤回日本。”

布莱德雷又问道:“联合国军其他国家部队的情况怎么样?”

麦克阿瑟脸上露出了一丝嘲笑:“从军事上说,这些部队毫无用处,他们也许从来没有打过仗。从政治上说,他们增添了一股‘联合国’的香味。”

杜鲁门非常赞赏麦克阿瑟这番第一手权威性的分析和判断。他在离开威克岛起飞之前,在麦克阿瑟的优异服务勋章旁加上了第四枚橡叶勋章。在登上飞机时,他告诉麦克阿瑟说“我认为我们这次的会晤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布莱德雷后来在回忆录中说:“我很少见过他(杜鲁门)如此兴致勃勃。我们大家都对朝鲜战争很快就要结束而感到如释重负。我们现在可以进行建设北约的重要任务了。”

10月17日,杜鲁门在旧金山发表全国广播演说,声称威克岛会晤“非常令人满意”,他说:“战区司令官由于亲临其境,最了解当地情况,所以再没有比和他晤谈更解决问题了。他掌握大量的情报,这对我们所有的人,在这个危急的关头,正确地决定政策都会有帮助。”

杜鲁门信心十足地宣称:“联合国军的力量正在日渐增强,目前他们与敌对部队相比远远处于优势。朝鲜共产党人有效的抵抗力量不久必将告终。……”

威克岛会谈一结束,麦克阿瑟就命令“联合国军”加快向中朝边境的进攻速度。

3 志愿军的抵达

金日成迎向彭德怀,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志愿军来得及时,中国人民是真正的朋友。”

1950年10月19日,这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

这天,夜幕刚刚降临,在中朝边境鸭绿江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辑安渡口上,志愿军部队正在紧张有序地渡江。听不到战马的嘶鸣声,看不见明亮的车灯,只听见“呜呜”的汽车马达声和缓缓流淌的江水声。

在大军跨过鸭绿江之前,在安东的江桥上,一辆军用绿色的苏式吉普嘎斯-69急速地行驶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正端坐在车内。吉普车很快驶过江桥,直奔朝鲜边境城市新义州。

当吉普车抵达新义州江桥的桥头处,两名朝鲜人民军军官迎了上来。在人民军军官的引导下,彭德怀与朝鲜外务相朴宪永会合。

志愿军渡过鸭绿江后,第40军奔向球场、德川、宁远;第39军主力奔向龟城、泰川;第42军奔向社仓里、五老里;第38军奔向江界。

按照原定计划,志愿军准备控制龟城、泰川、球场、德川、宁远、五老里为基本防御阵地而以小部队向南延伸。以积极防御,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以反击、袭击、伏击来歼灭与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踏上朝鲜国土,指战员们亲眼看到美丽的朝鲜山河遭到美国侵略者的残酷破坏。到处都是瓦砾废墟,微风一吹,残垣断壁中便卷起一阵烟火,迎面扑来刺鼻的焦煳味。深受战火灾难的朝鲜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