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这是一场中国式的葬礼”(第3/15页)

“不!我没有做出任何决定,因为那该由联合国来决定。美军是联合国部队的一个部分,军事行动由联合国决定,我服从联合国的决定。”杜鲁门十分干脆地回答。

9月22日,美国国务院远东司在一份《结束朝鲜敌对状态的计划》备忘录中写道:

联合国在朝鲜的政治目的是在朝鲜建立一个完全独立和统一的国家。……为了与国家安全委员会第81/1号文件相一致,联合国军总司令在授权占领北朝鲜之前,有必要得到联合国成员国的同意。

这时,英、法开始担心美军越过三八线会“惹怒”中国,引起中国介入朝鲜战争,一旦中国介入将可能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造成战争升级。

印度也认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是要北朝鲜军队撤退到三八线,既然北朝鲜军队目前已经撤至三八线,联合国部队的军事行动应该结束,目前应是谈判解决的时候。

此外,苏联已于8月1日回到安理会,积极寻求政治解决朝鲜问题的途径。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在联合国内外四处活动,说服其他国家支持美军越过三八线。在美国的鼓动下,英国、澳大利亚、巴西、荷兰、古巴、挪威、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按照美国政府的意图拟制了一份准备提交联合国的提案。提案建议建立统一和复兴朝鲜委员会的提案来支持美军越过三八线。

“中国为什么不阻止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而偏偏在美军将要越过三八线时提出警告?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胆敢同世界第一流装备的美军对抗吗?如果提出警告的是苏联而不是中国,美国就不得不小心行事了。”杜鲁门自言自语地发问。

杜鲁门后来在其回忆录中真实地记述了他此时的心理,他写道:

10月3日国务院收到了许多封电报,报告同一件事情:中国共产党威胁着要参加朝鲜作战。中国共产党政府现任外交部长周恩来曾召见印度驻北平大使潘尼迦,并且告诉他,如果联合国军队越过三八线,中国就要派遣军队援助北朝鲜人。不过,如果只是南朝鲜人越过三八线,中国将不采取行动……从莫斯科、斯德哥尔摩和新德里也打来同样的报告。不过,这里却有一个问题:和这个报告有关的潘尼迦先生在过去却是经常同情中国共产党的家伙,因此他的话不能当作一个公正观察家的话来看待。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共产党的宣传的传声筒罢了。建议采取一切适当的步骤以稳定全朝鲜局势的议案,在联合国大会的政治安全委员会里悬而未决。这个议案如果得到通过,那么联合国军司令官就肯定有权力在北朝鲜作战。这个议案在第二天就要投票表决,看来周恩来的声明只是对联合国的恫吓,扬言要在朝鲜进行干涉。

在杜鲁门的指示下,副国务卿韦布于10月4日电示美国驻印度大使亨德森,希望通过印度政府直接与中国驻印度大使接触,转达美国政府的意图,即美国无意与中国冲突,联合国军占领北朝鲜不会危及中国安全。同时又威胁中国说:“不要低估美国人民全力支持太平洋地区国际和平的决心。”

在美国的操纵下,联合国大会于10月7日通过了英国、澳大利亚、巴西、荷兰、古巴、挪威、巴基斯坦、菲律宾提出的“八国提案”,该提案的中心内容是要在“联合国军”的占领下和联合国机构的监督下,举行所谓选举来“统一”朝鲜。提案建议:

(一)采取一切适当的步骤以保证全朝鲜情况的稳定;

(二)采取一切组织政府的行为,包括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选举,以便在主权的朝鲜国家内建立一个统一、独立和民主的政府;

(三)邀请南北朝鲜人民的各阶层和代表团体,在恢复和平、举行选举和建立统一的政府的工作中与联合国各机构合作;

(四)除为达到上列(一)(二)两款规定的目标所必要者外,联合国军队不得留驻在朝鲜任何地方;

(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完成朝鲜的经济复兴。提案决议:设立一个由澳大利亚、智利、荷兰、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和土耳其组成的委员会。定名为联合国朝鲜统一复兴委员会,(1)担任向联合国朝鲜委员会执行的职务;(2)代表联合国以实现全朝鲜统一、独立和民主的政府之建立;(3)行使大会在得到经济暨社会理事会的建议以后所决定的与朝鲜的经济和复兴有关的各种职责。联合国朝鲜统一复兴委员会应尽速前往朝鲜开始执行其职务,等等。

关于联合国的这一决议,艾奇逊后来在其回忆录中不得不承认说:“这个决议案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它鼓励麦克阿瑟将军进一步采取冒险主义所引起的问题,都是因为没有经过透彻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