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介入这场战争(第3/9页)

敬爱的毛泽东同志!我们一定要决心克服一切的困难,不让敌人把朝鲜殖民地化与军事基地化!

我们一定要决心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为争取朝鲜人民的独立解放民主而斗争到底!

我们正在集中全力,编制新的师团,集结在南部的十余万部队于作战上有利的地区,动员全体人民,准备长期作战。

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机,不予我们时间,如果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2 焦虑的斯大林

斯大林说:“他们将来到这里,但我们现在不应该同他们作战。我们不准备作战。”

苏联斯大林休养所坐落在风光秀丽的黑海之滨的一片墨绿色的松柏林中,几幢俄罗斯风格的别墅,红瓦白墙,拱门长廊,精巧而别致。

休养所的主人已无心欣赏周围的一切美景,叼在嘴里的木制大烟斗冒出一缕缕青烟,紧锁的眉头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案头那封来自朝鲜的求援信。

斯大林出生于格鲁吉亚哥里城一个鞋匠家庭。30多年的斗争生涯造就了他坚强果断、万难不屈的气质。苏德战争初期,苏联遭受惨重损失,陷于十分危急的境地。斯大林力挽狂澜,组织领导全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动员一切力量,保障反侵略战争顺利进行。他依靠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及其指挥机关总参谋部及时做出战略决策,制订战略计划,组织战略协同,组建和使用战略预备队,总结失利教训,先后取得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会战等一系列战略决战的重大胜利。同时,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巩固,最终战胜了纳粹德国企图毁灭人类的战争,对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过战争考验的苏联已经强大起来。斯大林在战后国际事务的重大问题上,坚持不向美国让步。他在1946年2月发表演说,指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西方攻击这篇讲话,说它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宣言”。

朝鲜战争爆发后,斯大林一直密切关注着这场战争。斯大林一直认为美国不会对朝鲜进行干涉,但令他始料不及的是,美国人最终还是干涉了。美国人的干涉令斯大林十分担心,他不愿卷入苏联与美国的公开对抗。斯大林在帮助北朝鲜加强军事力量时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他主张把苏联的作用限制在武器和后勤供应方面。

当金日成要求苏联顾问直接归属于前线的作战部队,什特科夫向金日成保证将说服莫斯科批准这一要求时,斯大林向什特科夫发出了警告:

苏联驻平壤大使:

显然,您犯了一个错误,因为您没有问过我们就允诺给朝鲜人派顾问。您必须记住您是苏联的代表,而不是朝鲜的代表。我们根据所要求的人数而派出的顾问是去前线的司令部(而不是去作战部队),他们将穿着文职的服装,作为《真理报》的新闻记者。您个人将对苏联政府负责,不能让他们成为俘虏。

冯西(斯大林的笔名)

斯大林认为苏联顾问在朝鲜前线出现是冒险的,一旦苏联顾问被捉住做了俘虏,西方就会断定苏联卷入朝鲜战争。他不想给人提供任何理由来谴责苏联卷入了这场战争。赫鲁晓夫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斯大林传唤当时的国防人民委员布尔加宁,并命令撤回我们在北朝鲜军队中的所有顾问,当时我在场。这使我感到忧虑。我想他这样做是担心有我们的军官被俘而为美国指责我们参与战争提供口实。或许这种不给人以指责我们的根据是一种谨慎做法,但另一方面,这样做削弱了北朝鲜军队,因为他们缺乏懂得军事战术的合格干部。我们顾问的撤退削弱了北朝鲜的战斗力和战斗准备。”

到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美军和南朝鲜军压缩到洛东江以东的狭小地区。斯大林确信外国军队很快就会被赶出朝鲜半岛,他向金日成致电表示祝贺:

苏共中央祝贺金日成同志及其战友在伟大的朝鲜人民斗争中,在金日成同志领导下取得辉煌胜利。苏共中央毫不怀疑,外国干涉者将很快地被赶出朝鲜。

但朝鲜的形势很快发生了逆转。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朝鲜形势急剧恶化。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金日成将求援的目光首先投向莫斯科。

斯大林站了起来,焦虑不安地来回踱着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