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德军的灾难日(第6/7页)

背景:萨洛尼卡的园丁

1918年8月,大战已经打了4年,希腊港口城市萨洛尼卡驻扎着一支由法国将军路易斯·弗兰谢·德斯佩雷指挥的庞大的多国部队,这支部队此时进退两难,这种状况与大战的僵局形成了一种完美的对称性。

早在1914年10月,路易斯·弗兰谢·德斯佩雷就提出在萨洛尼卡建立协约国军事基地的想法,他当时在西线作战,是法军第五集团军的指挥官,英国盟友们给他取了一个诨号“拼命弗兰基”。这个建议提交给了法国总统普恩加来,他非常感兴趣,让德斯佩雷提交一个详细计划。德斯佩雷后来提交了一个详细计划,他建议在巴尔干半岛南部建立一个新战场,这样不仅能保护塞尔维亚,并且还能把别处的德军和奥匈军队吸引过来。就在这个建议正准备接受评审的时候,英国和法国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达达尼尔海峡。

这个建议处于睡眠状态足有一年。此后,加里波利战役的协约国失利,俄国在戈尔利采–塔尔努夫战役中被赶出加利西亚,埃里希·冯·法金汉认为,占领塞尔维亚的时间到了,因为德国需要一条陆路通道直抵君士坦丁堡。面临入侵的危险,塞尔维亚于1918年10月请求救助。巴黎渴望伸手支援。这样不仅能使塞尔维亚保持领土完整,而且还能通过显示武力而赢得希腊和罗马尼亚。这个建议还给法国一个强力介入巴尔干半岛的机会——这个机会在战后将具有极高价值。在英国的领导人中,除了劳合·乔治,其余的人都表示怀疑,但是他们最终还是同意派遣一个曾在加里波利战役受重创的步兵师加入法国派出的大部队。

由于路易斯·弗兰谢·德斯佩雷正指挥西线的一个集团军,所以莫里斯·萨瑞尔成为这支远征军的指挥官。萨瑞尔很有能力,是一位喜欢搞政治手腕的军官,但名声不佳。不久前,他被霞飞解职,因为他在阿登高地让德国人钻空子打败了他的第三集团军。萨瑞尔在法军的高级军官中属于非常独特的一个,因为他与国民议会中的社会主义者关系密切。他依靠批评霞飞管理战争的方式而大出风头。他被解职后,“左派”人士大声疾呼,指责霞飞企图除掉潜在的竞争者。霞飞让萨瑞尔去萨洛尼卡,等于用最简便的手段恢复了他的指挥权,同时又把他赶得远远的。

先头部队在10月5日抵达萨洛尼卡,萨瑞尔立刻命令他们向贝尔格莱德前进。通向贝尔格莱德的道路只有一条铁轨可以利用,部队必须在欧洲最恶劣的道路上行进。保加利亚军队迎战他们。保加利亚最近才参加大战,原因是德国承诺给予大量的土地补偿,不仅归还保加利亚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失去的土地,而且包括更多的其他土地。离塞尔维亚还有100英里(约160公里)远的时候,萨瑞尔收到口信说塞尔维亚已经战败,塞尔维亚军队正通过阿尔巴尼亚向海边逃跑。无可奈何的萨瑞尔放弃了努力,11月底,他带领部队回到出发点。

萨瑞尔开始修建防御工事,把萨洛尼卡变成一个小规模的西线战场,一个固若金汤的大堡垒。英军希望撤离萨洛尼卡。劳合·乔治也萌生了撤退的想法,英国首相阿斯奎斯把萨洛尼卡描绘成一个“危险而易于引发灾难”的地方。但是,法国、俄国、意大利不仅想坚守,而且还想派遣更多的部队。伦敦为了保持盟国和谐而屈从了。

萨瑞尔的东方之军迅速增长。1916年1月,他有16万人。到了3月份,他有30万人。他不仅逐渐吸收了法、英、意、俄的部队,也吸收了在科孚岛完成了休整后的塞尔维亚部队。由于萨瑞尔深陷希腊的政治之中(希腊的政治混乱得难以言表,国王康斯坦丁倾向于归附表兄德皇威廉,而主要政治家们倾向于加入协约国),英国和俄国开始怀疑法国在巴尔干半岛的用心。有谣言说萨瑞尔想在该地区建立一个十字军王国,他想担任掌权者。

罗马尼亚是另一个复杂因素。自大战初期,交战双方就设法拉拢罗马尼亚。罗马尼亚提出加入协约国的条件是攻击保加利亚,法国政府命令萨瑞尔接受罗马尼亚的条件。法国非常希望扩大在巴尔干半岛的影响力,并且希望通过在巴尔干半岛打仗把进攻凡尔登的德军引开。就在萨瑞尔做进攻准备的时候,保加利亚按照德国进攻罗马尼亚的计划安排向萨瑞尔首先发动进攻。9月,萨瑞尔发动反击(他让塞尔维亚人打头阵,五分之一的塞尔维亚人伤亡),占领了塞尔维亚城市莫纳斯提尔。此后,他的进攻被迫停止。战场陷入僵局,希腊爆发内战。萨瑞尔积极支持希腊国王的反对派。

1917年,僵局继续维持着。年初,协约国在萨洛尼卡的军队规模达到50万人,在欧洲,人们开始把萨洛尼卡的战事当作笑料。德军将军们说萨洛尼卡是他们最大的收容所。克里孟梭在他自己的报纸上称萨瑞尔的军队是“萨洛尼卡的园丁”,他认为萨瑞尔浪费了本来可以用于凡尔登战役的兵力。然而,萨洛尼卡的生活并不是田园诗。那里潮湿、沼泽多、瘟疫流行,数万士兵遭受致命疟疾的折磨。4年前还是属于奥斯曼帝国的萨洛尼卡城,此时已经是一个极度肮脏不堪的地方。巴尔干战争的难民拥挤在临时贫民窟中,一些令人厌恶的生意人依靠向好动的协约国士兵提供各种娱乐而变得富有。当地性病流行,一个法国师刚去那里不到一年就发动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