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筋疲力尽(第6/7页)

英军在索姆河战役的伤亡达到50万人,法军是20万人。英国和法国原先估计德军的伤亡是65万人,这一数字历史学家也接受,但是这个数字并不准确。德国官方的索姆河战役伤亡人数是23.7万人,这个数字与奥地利官方的历史学家数字一致。英国和法国谎报伤亡人数是十分明显的,这可以从公布的西线1916年伤亡报表中窥见一斑:英国,15万人;法国,26万人;德国,14.3万人。

无论正确的伤亡数目到底是多少,许多基钦纳组建起来的部队都有严重减员。但是,英国士兵却变得老练了。德国的损失,虽说不如其敌人的损失那样奇异,但是实际上不应该有如此之高。究其原因,德军在索姆河的第二集团军司令官弗里茨·冯·比洛是根源,他曾威胁把那些允许士兵后撤的军官都送上军事法庭,他后来还发动数百次无效的反击。最终,法金汉要负责。“战争的首要原则,”他在命令中说道,“必须是寸土不让;如果失去,必须马上发动反击夺回,即使这时就剩最后一个人,他也要去夺回阵地。”鲁登道夫在第一次视察凡尔登后,命令放弃这个原则,开始引入较灵活的低代价战术。

考虑到大雪一来,整个冬天将无法动弹,所以,法金汉在大雪到来前命令部队强行通过4个穿山隧道。罗马尼亚人此时弹药已经用光,无法抵抗。马肯森从已经被他彻底征服的多布罗加(Dobrujia)出发,向法金汉靠拢。罗马尼亚指挥官把他的军队分成两个部分,同时与马肯森和法金汉作战,防止他俩合拢。这是一个勇敢的举动,但是超越了罗马尼亚军队的能力。如果俄军能提供支持,也许有成功的希望,而阿列克谢耶夫此时已经变得宽厚些了。他考虑到罗马尼亚的崩溃将威胁俄国,于是他不得不去做他一开始就害怕罗马尼亚参战将迫使他必须做的事。他告诉布鲁西洛夫把战线向东和向南扩展200英里。这个举动能防范德军侵入俄国,但是它分散了布鲁西洛夫的兵力,导致布鲁西洛夫无法继续发动进攻。阿列克谢耶夫企图从东面将部队送入多布罗加,但多布罗加战场缺少铁路,他的动作太晚了。与此同时,萨瑞尔企图再次从南面赶来救助。他曾占领塞尔维亚南部的城市莫纳斯提尔,这提高了人们对他的期待,但是他的推进从此停滞。

12月初,法金汉和马肯森会合了,共同发动了阿尔杰什(Arges)战役,摧毁了罗马尼亚军队。自从罗马尼亚宣战以来,有20万罗马尼亚人被杀或负伤(实际上一半死亡是由于疾病造成的),15万人被俘。那些能跑的罗马尼亚人,向北逃入俄国。德国、保加利亚、奥地利(外加土耳其人派遣来的阿拉伯部队)一共伤亡了6万人。12月6日,他们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大游行庆祝胜利。阿列克谢耶夫派来攻击马肯森的军队,除了只能阻止马肯森从多布罗加沿黑海海岸向北进军,已经无法做更多的事。

罗马尼亚战役的真实战果,既不是敌人的伤亡人数,也不是胜利者的政治宣传。在接下来的一年半中,同盟国从罗马尼亚运走200万吨的谷物、100万吨的石油、20万吨的木材、10万头家畜。所以,罗马尼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在供养德国去打仗。

几乎所有的战斗都结束了,剩下的是最早启动的凡尔登战役。12月13日,约瑟夫·霞飞脚下的政治坚冰融化了。维护他的人再也无法抵御人们质疑的压力,人们质疑他的领导能力,特别是,人们质疑他为什么没有组织好凡尔登的防御。这位马恩河的英雄、受尊敬的巴黎拯救者被调到战争内阁担任一个挂名顾问。为了安抚他的支持者,也为了防止他和他的支持者抵制和抗议,他获得了法国陆军大元帅的名誉。接替他做法军总司令的人,不是他有能力的副手卡斯特劳(他拥有太多的贵族色彩,天主教的色彩也很浓,共和党主导的法国政府无法接受他),也不是实际战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福煦(他也是天主教徒,一个教会的在俗人员,他有一个兄弟是耶稣会神父),也不是有极高能力、极高敏锐力的贝当(他有一种蔑视政治家和同行将军们的习惯,政府与军队都无法包容他)。新总司令是法国的新恋人罗伯特·尼韦勒,他自封为战争天才,因为他认为自己把凡尔登从一场悲剧转化为一个法国的胜利。

尼韦勒升官后的第二天,他的得力干将曼京发动凡尔登战役的最后一次进攻。这次进攻很成功,至少曼京这么看。有1200名德国人被俘,115门大炮被缴获。但是,这次进攻缺少战略意义。第三天,德国人进行了一次反击,夺回失去的阵地。法军这时才真正停止战斗,自德军停止进攻以来,法军的伤亡人数已经达到4.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