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7月25日至28日:秘密和谎言(第7/8页)

凯瑟琳死后的故事变得模糊不清。罗曼诺夫家族没有了男性继承人(彼得大帝有一个男继承人,是彼得大帝第一个妻子生的儿子,被彼得大帝活活折磨至死)。皇冠一度传到一位德意志幼年王子名下,这位王子的母亲是彼得大帝和凯瑟琳的女儿。新沙皇彼得三世,是一个酒鬼,人很笨,也许还患有阳痿病。他狂热地崇拜俄国的敌人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彼得三世如此德行,难怪俄国贵族们蔑视他。历史上,他只有一个作用:在成为沙皇前,他娶了一位碰巧也叫凯瑟琳的德意志公主。凯瑟琳很快继承了皇位(在彼得三世加冕礼后仅一年,凯瑟琳伙同军队里的策划者害死了他)。彼得三世的德意志公主,就是后来的凯瑟琳大帝,罗曼诺夫王朝历史上第二位不朽的人物。

凯瑟琳大帝是一个身段纤小的女人,但是她的欲望和野心却能与彼得大帝比美。她比俄罗斯人更俄罗斯。俄国在她统治下的36年里剧烈扩张,并且在她的激励下继续沿着现代化的道路前进。像彼得大帝一样,她与西方保持接触。常与她通信的有启蒙运动的巨人伏尔泰和狄德罗。她聘请来自美洲新大陆的约翰·保罗·琼斯(John Paul Jones)指挥俄国黑海舰队,这支舰队的目标就是打败土耳其人。就是从凯瑟琳大帝开始,俄国才认真地追求做巴尔干半岛上的基督徒的保护人。也是在她的领导下,俄国开始幻想将土耳其人从君士坦丁堡这座古老而神圣的东罗马帝国城市赶出去。

凯瑟琳大帝像彼得大帝及其他沙皇一样,是改革者和暴君的混合物。她一方面喜欢唯我独尊,另一方面又有极高的智慧和教养。在丈夫死前,她就有好几个情人。一个巨大的问题是:皇位继承人她的儿子保罗,是否真的是她与彼得三世所生。她在67岁死于中风病之前有一大堆年轻男情人,这些人大都只能是她闺禁内的玩物,精明的她从来不认真对待他们。

凯瑟琳大帝对自己的儿子保罗没有信心,实际上她蔑视他。不过,她认真教养保罗的几个儿子,特别是她的大孙子亚历山大。她仔细地指导他准备继承皇位。凯瑟琳大帝死后,儿子保罗继位。但是,保罗很快像他父亲彼得三世一样被人谋杀。按照凯瑟琳大帝的愿望,高大、漂亮、聪明的亚历山大一世(Alexander Ⅰ)继承了皇位。

从沙皇亚历山大开始,罗曼诺夫王朝浮现出一个固定的发展模式:在统治初期他是一个有望实现远大抱负的改革家;渐渐地,身边出现的变革力量使他警觉起来;最后,他变成一个铁杆的反革命。他执政的头15年充满了极度的混乱,拿破仑在欧洲横冲直撞,最后占领并烧毁了莫斯科。他肩负起拯救俄国和罗曼诺夫王朝的责任。他具有超强耐心,用智慧战胜法国皇帝,最终取得了光辉的成功。在抗击拿破仑期间,他甚至假装考虑把自己的妹妹嫁给拿破仑,而实际上把罗曼诺夫家族的公主献给一个暴发户是难以想象的。后来,拿破仑娶了一个奥地利新娘(有势力的哈布斯堡家族原来比亚历山大更顺从)。拿破仑战败被流放之后,亚历山大在恢复欧洲旧君主制度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比其他欧洲君主都要大。

亚历山大的死充满悬疑。1825年,正处于自己的权力巅峰的亚历山大,突然死于远离首都的一个小镇上。当他的棺材抵达莫斯科时,他的兄弟们拒绝打开棺材盖。有传言说他并没有死,他实际上是去完成自己的多年夙愿——到西伯利亚的修道院隐居,将自己的余生沉浸于宗教冥想中。这类传言从没有被确切证实过。不过,在20世纪末,人们打开他在彼得堡的墓穴,墓穴是空的。

亚历山大没有孩子,继承人是他的兄弟康斯坦丁,但是康斯坦丁拒绝接受皇位,所以皇位又被传给较年轻的尼古拉一世。这位新沙皇,没有一丁点儿改革的意愿,从一开始就是个反动派。他死的时候,俄国人说他把俄国冰冻了30年。

尼古拉一世的继承者是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二世(Alexander Ⅱ),他为人保守,但比较聪明,所以能理解变革的必要性。刚登基时,他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改革者,就是他将羞辱俄国人的农奴制废除。然而,他逐渐地改变自己的路线,竟成为一个采取严厉措施镇压年轻改革者的暴君。在他的高压下,许多年轻改革者变成丢炸弹的激进分子。在他统治的晚期,有几次刺杀他的企图,但他并没有完全放弃将俄国带入现代国家的努力。1881年,就在他批准建立一个没有制定法律权的议会后,一个年轻的波兰人丢了一颗炸弹把他炸得体无完肤。

他还活着,但浑身是血,一只腿炸没了,另一只仅剩一截,残体裸露着,脸也变得畸形。他被运回宫中。在他的宫殿里,家人看着他恐怖地死去。家人中有他的大儿子亚历山大三世,也有亚历山大三世的13岁儿子尼古拉。尼古拉一世是六代沙皇中第三位被谋杀的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