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第5/10页)

那人:“我们也是木帮的,这过完年了,送干活儿的伙计进山。”

常富歪着头,探看,两张爬犁各坐着七八个人,都是屯里人的穿戴。

那人掏出香烟,递给常富一支:“来,点上,暖和暖和。”

常富:“哎哟,行啊,还抽草卷呢!”

那人一愣,不自然地笑了笑:“好歹咱也是个把头,用这烟卷装装门面。”

常富自小生在屯里,性情憨厚,与人交往经验不多,所以,对那人的神色没有在意,对那人的话,也信以为真。

那人眼珠闪动着,看看常富的爬犁里问:“兄弟,这是去哪儿呀?没少装啊!”

常富:“我们去老爷岭,你们呢?”

那人:“我……我们也往那边走,咱们同路……”

常富:“咋停下了,我们还寻思让你们过去呢!”

那人:“噢,马前夹板子挣开了,这不正拾弄呢!”

常富心里没有一丝的戒备,也不想耽误时间,跟那人客套几句,返回来,欲催马要走,一个车老板回头又看了看,心中不禁疑惑地说:

“不对呀,我看了半天,你跟那人唠嗑时,爬犁上的人,咋没有一个下来,活动活动手脚的呢?他们是铁打的,不冷啊?”

常富一听这话,心里一沉,他刚才也觉得有些不对劲,再联想那人说是同路,难道真的这么巧?但直至这时,他也没想到跟上来的是日军和满军,还以为那些人充其量是棒子手或劫财的胡子。他让车老板都坐到爬犁上,扬鞭打马,加快速度,想把后面的爬犁甩掉。他趴在第三张的爬犁粮袋子上,抽出盒子炮,如果后面的爬犁拼命撵上来,管他们是什么人,先往天上打两枪,震唬一下。还有一点,他心里不害怕,越往前面走,离马明金越近,他知道马明金的队伍,在这一带人缘好,叫得响。真遇到胡子,报出马明金名号,胡子不会不给面子的,下了一道岭,又爬上一道坡,已不见后面的爬犁踪影儿,常富放心了,认为是自己太多疑了。

与此同时,马明金带着一个分队,数十人,提前到达接货地点。老三团在敌人的围剿中,孤军奋战,减员很严重,进入冬季,只剩下五百多人,因山里没有大的屯落,不适于大队人马活动。为减小目标,减轻山里人的负担,马明金将老三团分成五个大队,分散到山里,这样即能灵活打击敌人,又可便于隐蔽,解决给养。待春天到来,冰雪消融,树发芽,草发绿,困难期度过去。老三团便可集结起来,出山打击敌人。

一个瞭望的哨兵,回头说看到三张爬犁。

马明金走到高处,举起望远镜,看着由远而近的爬犁,辨识出是常富来了。有了这批粮食,分发给各大队,维持到开春没问题。但就在他刚要放下望远镜,突然发现远处的山岗上,又闪出两挂爬犁,他以为也是常富带来的,落在后边,再仔细一看,后面的爬犁坐的是人,他立时觉出异常。稍做沉思,他命令身着便装几个士兵,从林子里出去,在山口处站成一排,劫住常富的爬犁,先不要动,待后面的爬犁靠近,有什么反应。

几个士兵迅速钻出去。

马明金指挥一部分人,占领制高点,另外一些人,绕过山口,从后面包抄过来,堵住后面爬犁的退路。

山路弯弯,又都是在沟趟子里,常富以为早把后面爬犁甩掉了,看快到地方,他和车老板松了一口气,这时,几个士兵从树后闪出来,常富认出是马明金的手下的人,从爬犁跳下来,笑着上前打招呼。

带头的班长没顾得客套,忙问常富,是否注意到后面的爬犁。

常富一怔,马明金是通过望远镜看到后面的情况,他当然看不到的。

班长没做过多解释,让前两挂爬犁向前走,拐进山口,留下一挂爬犁,堵住路,待后面的爬犁上来,看个究竟。同时,命令士兵分散开,做好战斗准备。

后面的爬犁出现了,慢慢地停下,还是曾与常富说过话的那个人,跳下爬犁,向前走来,走了几步,似乎发现前面情况有些异常,犹豫地停下来。

班长端着大枪,掩在粮袋后,示意常富喊那人过来。

常富:“喂,那位兄弟,我……我在这儿等你呢,过来呀,咱们一起走。”

“好,好,我……我这就过去。”那人嘴这么说,却站在哪儿,回头冲后面摆手。

马明金在高处,就是不用望远镜,一切也都尽收眼底,两张爬犁上,大概有十五六个人,只见头张爬犁有个人站起来,把身上的大衣往后一甩,马明金看清,他是个日本军人,接着又听他喝喊一声,爬犁上人纷纷从屁股底下,拽出枪,跳下来,分散开。马明金早已握枪在手,冲天空连开三枪。

已占据有利地形的战士,一顿排枪响起。机枪手根本没有射击。这也是在战斗中积累下的经验,不是紧要关头,机枪尽理节省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