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 12月6日星期一(第6/10页)

“二至三米。”

“听说你在给中央情报局干事。这种事情可不能随便谈,是吗?”

“大概是,不过,你以前是绝对看不到这些照片的,懂吗?”

“明白。”泰勒眨眨眼睛。“不让我看,那你要我干什么?”

瑞安从文件夹后面取出放大的照片。“艏艉部分的这些门是于什么的?”

“嗬!”泰勒把照片一张挨一张地放到桌上。“真不小啊!直径两米左右,前后各一对,看上去同整个轴线相对称。该不是巡航导弹发射管吧,嗯?”

“装在潜艇上?你会把这种东西装在战略导弹潜艇上吗?”

“俄国佬真是一群怪物,杰克,他们设计东西有他们自己的一套。这帮家伙就是造‘基洛夫’级舰艇的那些人,有一个核反应堆和一个燃油蒸汽机。嗯……双螺旋桨,那么艇尾的门就不可能用作声纳基阵,那样会把螺旋桨弄坏的。”

“如果只用一个螺旋桨呢?”

“他们的水面舰只为了省油经常只用一个螺旋桨,攻击舰有时也这样。用一个舵轮操纵一艘双螺旋桨导弹潜艇可能技术比较复杂,难以办到。‘台风’级潜艇一般都存在操纵不灵的毛病,而凡是操纵不灵的舰艇对动力装置往往都很敏感,闹不好就会在原地打转。连航向也很难把握。你发现没有,两个门都正挨着艇尾?”

“没有。”

泰勒猛地抬起头。“妈的,我该一眼就看出它是什么。这是推进系统。杰克,你不该在我批改作业的时候来,这玩艺儿搅得人满脑子浆糊。”

“推进系统?”

“在我快要来这里上学的时候我们就见过这种东西,啊,那至少是20多年以前的事了。因为它的工作效率太低,我们没有继续研究它。”

“好极了,说下去。”

“他们把它叫做轴隧式传动器。你知道西部地区那些水力发电厂吗,大多数建在水坝上,用水推动轴轮带动发电机,现在又有一些稍有不同的新发电厂,办法是开发地下水,用地下水推动叶轮,再用叶轮转动发电机,而不再用改装的水车。叶轮很象螺旋桨,不同的是叶轮由水推动。当然还有一些小小的技术上的差别,没有什么大的差别。这些明自吗?

“而这种设计正好相反,是从舰首把水吸进去,再经叶轮喷出舰尾,从而推动舰艇前进。”泰勒停顿了一下,皱起了眉头。“我记得每个轴隧上至少得安装两个叶轮。60年代初期,人们曾研究过,还试制出了模型,可是后来又放弃了。原因之一是他们发现一个叶轮不如几个叶轮效果好,大概是后压的问题,这是个当时没料到会出现的新原理。记得后来他们装上了四个叶轮,看起就同喷气发动机上的压缩装置差不多。”

“为什么又抛弃了呢?”瑞安一边听一边迅速地作着笔记。

“主要是功率问题。不管你使用多大功能的发动机,进入轴隧的水总是有限的。而且,这种传动装置占据的空间太大。后来虽然换上了一种新型的电感发动机,略为缩小了体积,但是,在艇壳里还得增加许多辅助机器。潜艇里没有那么多的空间,就是这艘庞然大物也是如此。这种推进装置的最高速限应是10节左右,虽然它已消除了空泡噪音,还是不够理想。”

“什么叫空泡?”

“当螺旋桨在水中高速旋转时,桨叶后缘外会产生一个低压水域,造成水分蒸发,产生一串串小气泡。在水的压力下这些气泡迅速破裂,水就会向前涌进,撞击到桨叶上。这就会产生三个后果,第一,产生噪音,而我们这些潜艇驾驶员最讨厌噪音;第二,引起震动,这又是我们讨厌的,这就象老式客轮一样,由于震动和滑动,舰尾颠动的辐度可以达到好几英寸。要使一艘五万吨的舰只震动起来,需要有相当大的力量,这么大的力量就会具有破坏力。第三,螺旋桨损耗大。象那样巨大的叶轮一般只能用几年。所以,过去都是用螺栓把桨叶固定在桨毂上,而不是浇铸成一个整体。现在,震动问题主要存在于水面舰只,而螺旋桨的损耗问题后来也由于改进了冶金技术得到了解决。

“现在,这个轴隧传动系统防止了空泡的问题,但并不是不产生空泡了,而是它产生的噪音在轴隧里基本上消失掉了。问题不在这儿,而在于,如果轴隧太大,又不实际。所以,一部分人正忙于解决这个矛盾,而另一部分人便开始埋头改进螺旋桨的设计。现在,潜艇一般使用的螺旋桨都相当庞大,因为这样就可以在一个给定速度内降低螺旋桨的速度。转速降低,空泡就减少。此外,空泡还受到水深的影响。在几百英尺以下,水压较高,可以阻止空泡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