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火上加油(下)(第6/7页)

这具核装置的真正模具已经完成。外形是椭圆形,长有九十八公分,最宽的地方有五十二公分,由一公分厚的钢板制成,虽然强度必须够强,但真正的要求也没那么高,只要在真空铸造时能够支撑住就好了。其他已经完成的成品,还有两种聚合物发泡胶的曲面块,因为这类装置不但需要强度并且需要最光滑的物质。当然在某些方面的进度已经超出许多,但这也不是浪费时间或人手的借口。在另一台车床旁,工人们再度利用不锈钢块练习制造——次反应的钚元素块之圆柱层。这是他们第一次进行这种练习。尽管这种车床,头两次的产品其精巧度根本未达标准,不过这也是意料中的事。到了第五次,这些工人才把所有的过程搞清楚,第六次的产品就已经好得可以用了——但对佛洛姆而言还不够好。这名德国人对于这种整体的工作具有一种简单的心理模式,这种心理模式是由美国航空既太空总署在第一次进行登陆月球计划时,发现手下员工普通具有的心理模式。为了使这玩意的性能跟预期中一样优异,一连串复杂且个别的步骤必须以一种毫无人性的精确进行。整个制造过程被他视为走过一连串的门。当然这些门越宽,就越容易快速地穿过。制造时成品的公差越小,就代表每一个门口障碍越少,佛洛姆想达成零公差。只要现在的科技办得到,佛洛姆希望这武器的每一个零件完成依照他的设计制造出来。每一个组件做得越完美,这玩意的威力将跟他所预期的一样……甚或更高,他这样期望着。在目前的环境下,没有办法做实验,对于复杂的理论也就无法靠实验去导出公式,所以他过度设计这个武器,在武器里面放人数倍远比实际需要量为多的反应原料。这也是为什么他计划利用比理论上所需要的多出五倍的大量氚气,当然这方面还有点问题。他的氚气已经储藏了好几年,其中有一部分已经变成了氚离子,对于反应有极度负面的影响,但利用钯元素过滤氚气后,它可以将氚气分离出来,以达成他的设计目标。美苏两国的核弹设计家比较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可以进行无数次的实验,但佛洛姆也有占便宜的地方。他不必担心他所设计制造出来的东西得摆个十几二十年不用,而美苏核弹设计通常都得考虑到这一点。这是他比他们唯一占便宜的地方,而佛洛姆打算完全利用到这一点。虽然对于炸弹设计的各方面,这种优点也有不利之处。但佛洛姆知道自己对于这个装置的设计可以全权控制。钯,他告诉自己。绝对不能忘掉这个玩意儿。但他还有许多的时间。

“完成了。”那组工人的工头挥手请佛洛姆来检查。那块不锈钢块从车床上很容易就被拆下来,然后他将不锈钢块交给佛洛姆。这块不锈钢块约有三十公分长。形状相当复杂,有点像一个大的啤酒杯,杯口朝外向下摺。中央的杯底有个洞,所以盛不住水——事实上可以,佛洛姆再一会儿后纠正自己,上下颠倒时便可。这个不锈钢成品重约三公斤,而且所有的表面都跟镜子一样光滑。他把它拿到灯光下检查有无不完美或不规则的地方。他的视力并不好。最后的成品从数学数字上远比从视觉上来得容易得多。就跟车床的说明书上所说的一样,这些表面的精确度精细到只有一公厘的几亿分之一,连光线的单一波长长度都没那么小。

“这东西就像颗珠宝。”葛森说道,站在佛洛姆后面。那名技工听到这句话时露出愉快的笑容。

“在我看来只是不错而已。”这是佛洛姆的判断。他看着那名技工说道:“当你能做出五个跟这一样好的东西,我才会满足。每块成品都要跟这个一样好。开始下一个工作。”他告诉那名技工。佛洛姆把那块不锈钢成品拿给葛森,然后离开。

“无神论者。”那名技工悄悄地埋怨道。

“是的,你说得没错,”葛森同意道。“但他也是我碰过最有技巧的人。”

“我宁愿替犹太人工作。”

“这个东西做得相当完美。”葛森说道,以改变话题。

“我以前从不敢相信金属表面能刨到那么精确。这些车床的性能简直令人无法相信。我能用它制作任何东西。”

“好极了,开始制作另外一个吧。”葛森带着微笑告诉他。

“遵命。”

葛森走到夸提的房内。夸提正看着一盘简单的食物,但害怕自己吃下去又吐出来,因此根本连碰都不敢碰一下。

“也许这东西会让你觉得舒服一点。”葛森告诉他。

“这是什么?”夸提说道,拿起这块不锈钢成品。

“这就是将来钚元素块的形状。”

“表面像玻璃一样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