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6/7页)

杨云枫严肃地说:“可惜晚了,现在不是起义,是投诚。”

“共产党不能说话不算话,明明讲好的是起义,怎么言而无信?”孙良诚急了。

周其正义正言辞地说:“到底是谁言而无信?你自己反反复复失信于人。如果你遵守原来的约定,在谈好的时间、地点,集中放下武器,接受整顿,可以算你起义,现在所有人员被包围,已经无路可走。如果解放军动起手来,马上就可以歼灭你们,你们现在只有放下武器去投诚一条路了。”

孙良诚还不死心,眼望杨云枫,苦苦哀求道:“杨,杨先生,你能不能再找你们长官说说,帮我们争取争取。”

杨云枫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们共产党也是有规矩的,不是再争取一下就能改变的。希望你快做决定,再这样拖延下去,只能是自取灭亡。”

刚说完这些,孙良诚手下的副军长王立青慌慌张张跑进来,对孙良诚说:“报告军长,我们的警卫团已被共军缴械了。”

听到这话,孙良诚大吃一惊,“啊!完了,完了。”

一〇七军警卫团一直是孙良诚的心腹,他自己认为是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队伍。现在连警卫团都缴械了,自己还有什么指望呢?其实之前周其正已经做通了王立青的工作,王立青同意配合,秘密召开了临时会议,把来参会的军部参谋及师、团长们都暂时软禁了起来。

副军长王立青进来传递的消息彻底击垮了孙良诚。

13日下午,杨云枫、周其正陪同华野二纵五师师长来到一〇七军军部,接受孙良诚部的缴械投诚。至此,徐州东南面的门户洞开,负责阻援的部队迅速插入,为阻击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阻止其解救黄百韬兵团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条件。

虽然孙部不算起义,但华野还是给予孙良诚礼遇,苏北兵团首长亲自在宿迁接见了孙良诚。在与杨云枫、周其正的接触中,孙良诚提到他与刘汝明、冯治安等都是从西北军出来的,关系一直不错,主动说愿意给刘汝明写信,帮助促成他们起义。

周其正自信地对杨云枫说:“孙良诚和刘汝明既是同乡平日里又称兄道弟,如果由他出面去劝说刘汝明起义,成功几率一定很大。”

虽然接连取得何基沣、张克侠起义和孙良诚投诚的策反战果,但杨云枫却非常冷静和清醒,他对下一步行动持谨慎态度:“孙良诚是个摇摆分子,属被迫投诚,思想没有彻底转变,投诚后是否会再动摇,现在很难说,我觉得由他出面策反刘汝明并不可靠。”

两个人意见相左,商量后把情况反映给了华野司令部,得到的答复是同意对刘汝明实施策反,这次以周其正为主,杨云枫和燕刚应迅速赶赴徐州,有十万火急的任务去完成。

杨云枫与周其正就此作别。

这里做个后续交代。刘汝明的八兵团驻守在安徽蚌埠一带,11月下旬,碾庄战斗结束后,周其正觉得已经具备策反刘汝明的条件,便让孙良诚给刘汝明写了一封信并派人送了过去。12月初,周其正、孙良诚、王立青一行出发了,在凛冽的寒风中,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进入了安徽境内,在解放军占领的宿县住了下来。

此时,黄维兵团正在向宿县方向移动,准备把宿县夺回来,但是却被中野几个纵队包围在了双堆集一带,面临着最后覆灭的命运。周其正非常兴奋,他认为当前形势极为有利,如果黄维兵团一灭亡,成功策反刘汝明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孙良诚给刘汝明写好信后,不知是周其正粗心还是欠思量,便让孙良诚原来的副官小冯去取,然后给刘汝明送过去。孙良诚一见到小冯,就悄悄塞给他五根金条,说:“小冯,以往你跟着我,我待你不薄,这次你一定要帮我的忙啊!到了这一步,我写这封信也实属无奈,你给刘总司令说这不是我的真实意愿,让他假意答应这边派代表过去谈判,但得让他们一定把我带上。”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刘汝明就让小冯带来了回信。信的大意是鉴于目前的形势,他们也正有起义的打算,请中共方面尽早派代表过来谈判,但务必要带孙良诚一起过来,自己要亲自听听他怎么说。

看到这封信,周其正大喜过望,恨不得立刻实施行动。杨云枫得到消息后,反复提醒周其正说:“孙良诚刚投诚,我们不能完全相信他,要防止其中有诈,最好不要让孙良诚同时过去。”

周其正怕错失良机,在电话里对杨云枫说:“自古用人不疑,刘汝明他要听孙良诚亲自说,如果不让他过去,刘汝明不和我们谈怎么办?这个事情你不用太担心,我会处理好的。”之后周其正亲自给华野首长打电话,让他们做好接收蚌埠的准备,好像他们一去,蚌埠就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