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分野(第3/3页)

更何况赵嘉仁已经准备等华亭县那边事情搞定,就迁移一票人到华亭县,也就是未来的上海市。在21世纪,上海市的常住人口有两千多万。在此时的大宋,总人口也不过8000万。虽然赵嘉仁有生之年必然无法兴建出那样的超级大都市,可在未来几年里面在上海安置十几万人想来不是难事。

于是在分房的热闹中,有人踏上了离开福州的新旅途。赵嘉信在三弟赵嘉仁的极力拜托下,不情不愿的带着全家乘上了返回华亭县的船。赵嘉仁给自家哥哥安置个一个幕僚的头衔,现在赵嘉信就是提点棉务官署里的一个人员。即便是私人幕僚,却也不是平头百姓。在华亭县乃至嘉兴府也能与官府说上话。以现在贾似道对赵嘉仁的承诺,只要是有利于棉务的事情,赵嘉信说的话就具备非常大的影响力。

带着对大哥的期待,赵嘉仁送大哥一家上了船。等送走了大哥,赵嘉仁就去见了另外的熟人。

前殿前司左翼军统领夏璟此时已经被剥夺了官职,并且被押送到临安去受审。理由很多,包括了贪污军粮军饷,包括了勾结蒲家。这些理由都是真的,按照夏璟的所作所为,他也足以被下狱治罪。不过能够让夏璟下狱治罪的理由既不是贪污军粮军饷,也不是勾结蒲家。让夏璟下狱治罪的唯一理由就是他得罪了赵嘉仁。

看得出,这位前殿前司左翼军统领很清楚此时,见赵嘉仁以胜利者的姿态走进关押夏璟的房子,夏璟低下了头。赵嘉仁不知道这动作是因为恐惧,又或者是因为愤怒。这对赵嘉仁也不重要。

解决了夏璟,赵嘉仁就可以和下一任殿前司左翼军统领一起整顿军队。这才是赵嘉仁要搞掉夏璟的唯一理由。

也不说话,赵嘉仁确认这厮就是夏璟之后,转身就走。在他背后,突然传出夏璟的哭喊声,“赵知州,俺错了。你若是肯放过俺,俺以后一定听你的话啊!”

赵嘉仁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只是在心里说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