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暴风今夜扫美国(19)(第2/2页)

“我会记住您的教诲。”

拉姆齐深深吸了口气,他已在海军中学到了很多教诲:第一次是关于金梅尔的处理问题——珍珠港事变是金梅尔一个人的责任?可不处罚金梅尔难道去处罚那几个稀里糊涂的雷达站官兵?那样海军的脸往哪里搁?

第二次是关于英格拉姆——日本强攻珍珠港,当初陆海航上报的“赫赫战功”在事后看来完全是虚假和笑话,拉姆齐起初以为是英格拉姆邀功贪赏,深表鄙视,但查看基层飞行员编队战果汇报原始存档后他领悟过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英格拉姆已进行了巧妙缩水,并添加了大量“疑似”、“可能”、“不能完全确定”等限定词,是他真不知道么?显然不是,如果要推卸责任,他只要加一句“据飞行队报告”直接有什么报什么就行了,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处理?

第三次是关于夏威夷赎买,参联会上陆海军大佬都表示要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分钟,可这不妨碍他们转头就给部队下命令,让炮兵、装甲兵、潜艇兵、通信等各专业军士火速撤退,甚至还不惜安排就地退役以符合赎买流程;

第四次是关于特纳——美共作乱期间,特纳指挥舰队一马当先,把所有不听指挥准备附和布尔什维克的海军军舰击沉了,可事后他怎么处理的?凡事变中牺牲的兵变官兵,除少数为首军官,其余全被他报了“与布尔什维克分子英勇战斗而不幸捐躯”,并在报告上明晃晃地写下了特纳、英格拉姆的名字,海军部一个人都没来调查,直接批复“照准”就通过了——陆军几十万美共分子,海军只有几十个,简直不可思议!

为什么人家很快能升上去当上将、当司令官,看来不是没道理了——这些道理或许正如金上将所说,是今后能不能继续“成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