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抢食(第2/3页)

骏马集团的这些高管,比如骏马武器公司的张乐业,又比如时代传媒的萨米·拉金,他们都是从很早以前就跟随李牧,然后从基层开始一步步干起来的,他们在公司内部都有大批支持者,对员工的影响力并不逊于李牧多少,如果长此以往,难免有不忍言之事发生。

这算是“平衡术”的一种,不让某个人在自己的领域内一家独大,这样能最大程度避免“地头蛇”的产生,将会更有利于总公司的管理。

听完科尔的报告,李牧和颜悦色,亲手给科尔倒了杯咖啡:“科尔,你来到骏马集团已经五年了吧?”

应该是快五年了,科尔是当初亨利律师团队中的一员,是最早为李牧工作的那批人之一,可以说在骏马集团中的资历仅次于李牧和亨利。

能让李牧亲手倒咖啡的人可真不多,洛克菲勒都不一定有这资格,所以科尔简直是受宠若惊,看着手里的咖啡,都不知道该不该放下:“是的,再过三个月,就五年了。”

“五年了,真是快……有没有想过换个环境?”李牧打开桌上的雪茄盒,示意科尔随意。

科尔不敢怠慢,剪烟嘴烤雪茄动作熟练,不过没敢自己点上,第一支还是先给李牧。

“想过,在远东时,有时候真的很想回来……”科尔的语气有点迟疑,但还是勇敢的说出心里话,这让李牧感觉很欣慰。

想家是一定的,远东距离纽约上万公里,以前跑一趟单程就要一个多月,科尔虽然能把妻子孩子带在身边,但终究也是身处异国他乡,思乡之情在所难免。

李牧给科尔的待遇不可谓不丰厚,现在每年的年薪超过5万美元,别看就这么几年,但现在的科尔完全可以安心在家当个富家翁,所以动摇是难免的。

“在家过个圣诞节吧,给自己放个假,过完圣诞节,你就不需要去太平洋公司报到了……”李牧不故弄玄虚,直截了当说出自己的安排。

“回,回法务部吗?”科尔的手一抖,一点烟灰不小心洒在桌子上,科尔连忙用手拭去,下意识在身上抹了把。

也怪李牧没说清楚,科尔是从法务部出来的,回法务部也正常,不过考虑到科尔这几年一直独当一面,现在在回法务部门,估计科尔无法忍受那种大权旁落的感觉。

“怎么可能……过完圣诞节你去迈阿密,负责主持圣地亚哥投资公司。”李牧不想让科尔纠结,那样就取不到龙络的作用。

“迈、迈阿密!”科尔满脸惊喜,瞬间心已经飞到那个充满了阳光和沙滩的度假胜地。

很奇怪吧,圣地亚哥投资公司虽然是一家古巴企业,但是总部却在风景优美的迈阿密。

迈阿密位于美国国土的最南端,这里的阳光和沙滩最是迷人,是美国人最爱去的度假胜地。

圣地亚哥投资公司把总部放在迈阿密,也有扯虎皮唱大戏的意思,毕竟圣地亚哥投资公司的业务主要是在加勒比海地区,在加勒比海地区,古巴很明显没有美国那么大的影响力。

“对,你去迈阿密,负责主持圣地亚哥投资公司的工作,我对你的要求只有一点,就像你在远东时那样就可以。”李牧对科尔的要求不可谓不高,这是要科尔鞠躬尽瘁的节奏。

别看太平洋公司账面亏损的厉害,为了能亏损的少一点,科尔真可谓是殚精竭虑。

受条件所限,太平洋公司的轮船只有在从美国前往远东这一趟才有可能赚钱,而众所周知,清帝国的主要经济形势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于外界的依赖并不高,所以为了组织货源,科尔可以说真的是做到了无所不用其极。

在清国最受欢迎的商品莫过于美国的各种钢铁制品,不论是工业用品还是农用品,在清国都大受欢迎,除此之外,最受欢迎的是木材,倾国对于美国的红松、檀香木、枫木的需求极大,因为钢铁制品的产量有限,科尔向远东地区运送最多的商品就是木材。

为了更有效的运输木材,科尔甚至发明了一种木船,这种木船全部是由木料制作,使用机器和风帆驱动,抵达远东后,将机器和风帆拆下来,然后就把整艘船就地拆解出售,这样居然获利颇丰,比从美国直接向远东运送木材赚得更多。

也正是因为这种变通,所以科尔才进入李牧的视线,现在有机会去掌控圣地亚哥投资公司这艘巨轮。

“里姆,请你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做到最好,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科尔忙不迭的表忠心,发誓不会让机会从指尖溜走。

“我相信你!”李牧给出一个让科尔彻底安下心来的承诺,只要科尔能一直兢兢业业,那李牧肯定会给科尔一个光明的未来。

李牧在去年的年会上就已经作出承诺,还在骏马集团工作超过一定年限的成员,就有机会获得骏马集团一定份额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