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卢和不列颠的动乱及平定始末(287—296A.D.)(第2/2页)

卡劳西乌斯带走驻布涅格的舰队,使罗马没有能力实施追击和报复,等到花费很多时间和大量人力,建造新的舰队下水后,[141]部队又因不熟悉当地的天候和水文,被精练的叛军打得溃不成军。海战失利后,双方开始谋和(289 A.D.),马克西米安对卡劳西乌斯大无畏的精神感到无可奈何,与戴克里先商定将不列颠的皇权让出,承认叛徒卡劳西乌斯也享有帝位的尊荣。[142]擢升两位恺撒重新提振罗马军队的斗志,马克西米安亲自坐镇防备莱茵河一线,将不列颠战争全部授权给英勇的副手君士坦提乌斯负责。他采取的第一步行动,是夺取布涅格这个重要基地,越过港口的通道修筑巨大的海堤,[143]以阻断外来的援军。城镇经过坚强的抵抗之后终于投降(292 A.D.),卡劳西乌斯的海军实力有相当部分落到围攻军的手里。君士坦提乌斯准备了3年时间,打造了一支适合的舰队用来征服不列颠。他保护高卢的海岸,侵入法兰克人的国土,使得篡夺者失去强大盟友的援助。

就在准备快要完成时,君士坦提乌斯接到僭主死亡的消息(294 A.D.),认为是获得胜利的预兆。就像卡劳西乌斯的谋叛一样,属下也比照办理,结果他被首席大臣阿利克图斯杀害。凶手继承了他遗留的权力,连带也遭遇即将面临的危险。但是阿利克图斯才能不足,对内无法完全掌握局势,对外也不能击退外敌。眼看大陆对岸到处都是部队和船只,内心焦急万分。君士坦提乌斯非常谨慎地将兵力分为两部,这样可以分散敌人的防备和抵抗。海军统领阿斯克勒庇德图斯是战功彪炳的军官,负责指挥分遣舰队,在塞恩河口完成集结后,随即向敌人发起攻击。在那个航海技术非常不完善的时代,难怪当时的演讲人要对罗马人的无畏勇气赞不绝口,竟敢在暴风雨季节利用侧风发航。

天候有利于这次远征作战,他们在浓雾的掩护下,避开阿利克图斯派驻在怀特岛[144]外以备迎战的舰队,在西部海岸某处安全登陆,等于是告诉不列颠人,他们就算有优势的海军力量,也无法保护自己的国土不受外敌的侵略。阿斯克勒庇德图斯在部队登岸后,立即将所有船只付之一炬,宣称远征已有神明保佑,他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英雄行径,更是让后人产生无限的钦佩。篡夺者自己带着部队列阵于伦敦附近,准备迎战君士坦提乌斯雷霆万钧的攻击,因为君士坦提乌斯此时正亲自率领布涅格的主力舰队,即将到来。但是另外一支新到的敌军已经开始登陆,急需阿利克图斯亲自到西边来坐镇,在这样紧迫的形势下,他不得不命令部队长途行军。他那一小股困惑而沮丧的部队,遭遇到海军统领的主力,接战以后全军覆没,阿利克图斯也随着阵亡。如同往例,只需要一次会战就能决定这个岛屿的命运。等到君士坦提乌斯在肯特登陆,发现全岛都是归顺的臣民,一致对大军发出欢呼的声音。征服者确能秋毫无犯,使大家相信现况不会有任何变化。终于,分离10年以后,不列颠又重回了帝国的怀抱(296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