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 1559—1563年(第21/68页)

飞鹰号驶进大海,船员不必一心惦着掌舵,心思活络起来。巴尼立刻去找乔纳森·格陵兰打听消息。

乔纳森在王桥过的冬,几周前才出海,所以知道近来的事。他去拜访过巴尼的母亲爱丽丝,以为她还像从前,爱听海外的见闻。他上门的时候,看见爱丽丝坐在前厅,一动不动地呆望主教座堂的西墙,周围堆满了旧账簿,但她碰也不碰。听说她倒是照常去市议会开会,但从不开口。巴尼怎么也想不到母亲会不忙生意。自打他有记忆以来,就知道买卖、佣金、利润就是母亲的生命,她一心一意琢磨如何靠贸易赚钱。母亲竟然像变了个人,这他让生出不祥之感。

乔纳森还告诉他,算计爱丽丝的罪魁祸首雷金纳德·菲茨杰拉德爵士还当着他的市长,现在住进了气派的新宅修院门。朱利叶斯主教倒是失势了。伊丽莎白女王出尔反尔,下令英格兰奉新教为国教,还命令所有牧师宣读至尊誓言,奉女王为圣公会至高无上的领袖,如有不从,则以叛国罪治之。地位较低的神职人员都宣了誓,但大多数上了年纪的主教则拒不从命。按理这些主教是要治罪的,不过伊丽莎白曾立誓不以信仰为由害人性命,她的确言行一致——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主教只被除去圣职;朱利叶斯跟两三个修士住在王桥北面圣马可教堂的耳房。乔纳森记得有个周六晚上在贝尔客栈里看见他,他喝醉了,扯着人唠叨说英格兰不久会回归天主教真信仰。乔纳森感叹说朱利叶斯很是可怜,巴尼却觉着这坏心肠的神父老头儿报应得不够。

乔纳森又给巴尼讲出海的种种好处。船就是他的家:他皮肤黝黑、身手矫健,手脚结实有力,攀着缆索就像松鼠般灵活敏捷。法国一战将近尾声时,飞鹰号俘虏了一艘法国船,掠来的财物除了给培根船长和丹·科布利,船员也各自分了一份,乔纳森除了月钱之外又多得了六十镑。他用这笔钱在王桥置办了一间房子给寡母住,之后再次出海,指望再赚上一笔。

巴尼听完说:“可现在也不打仗了。要是俘获法国船,那可是私掠行为。”

乔纳森一耸肩:“打不打,还不是说话间的事儿。”他一扯绳索,看绑得是否结实。巴尼心知他不想细说海盗的事。

他于是岔开话题,打听弟弟内德的消息。

内德回王桥过圣诞来着。他穿了件奢华的黑色新外套,样子老成,不像二十岁的人。乔纳森知道内德替国务大臣威廉·塞西尔爵士办事,王桥的乡亲都说内德年少有为,在宫里越发了得。圣诞节当天,乔纳森在教堂里跟内德攀谈,可惜没打听出什么:对自己替女王办什么事,内德说得含含糊糊,依乔纳森看,应该是什么邦交秘事。

巴尼说:“真想马上见到他们。”

“情理之中。”

“快了,也就两三天的事儿。”

乔纳森查看另一条绳索,接着别开了目光。

从安特卫普经由英吉利海峡驶入库姆港,这期间应该不会开战,不过巴尼不好意思白坐船,还是对飞鹰号上的武器进行了一番检修。

商船同其他船只一样,大炮是必不可少的,毕竟航海中危机四伏。战乱时,一国舰船袭击敌国船只再正当不过,而国势强盛的各个国家总是动不动就宣战。不打仗的时候,同样的行为就属于掠夺,但仍然屡见不鲜,所以船只必须做好防备。

飞鹰号上有十二门炮,都是小口径的“米农”铜炮,只能发四磅的炮弹。顶层甲板下就是炮甲板,左右舷各六门炮,木船身上开着方形炮窗。显然船体经过改良。旧型船要是开这种炮门,结构会严重受损;飞鹰号船壳板采用平铺式,选用厚重梁木拼成骨架,壳板与其紧密相连,如同在肋骨外张一层皮。这种构架还有一个优点:就算被敌船的炮弹击中,船壳上开了几个洞,也不见得会沉船。

巴尼给大炮挨个擦洗、上油,检查轮轴是否转动自如;至于小毛病,去世的那个铁匠留下一些工具,巴尼用来修修补补。他查点弹药:十二门炮口径一致,用的是铸铁炮弹,都可以上膛。

他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持弹药完好。火药容易受潮,在海上尤其如此;炮甲板顶悬着装木炭的网兜,用来吸收湿气。再有一个问题是时间久了火药面容易分离:火药的成分是硝石、木炭粉和硫黄;硝石较重,自然下沉,那么火药粉就起不到作用了。巴尼在军队里学了一招,每隔一个星期就把火药桶上下颠倒一次。

他甚至还测了射程。他本来不想浪费火药,不过培根船长说不妨开几炮试试。这几门炮左右两侧都铸有炮耳,一种像把手的部件,炮身通过炮耳卡在炮架的凹槽,方便上下调整角度。炮身同水平呈四十五度角时射程最远,四磅弹能飞出将近一英里远,也就是一千六百码左右。调整角度时,要用楔子固定在炮身底端。水平角度时,炮弹飞出三百码左右,扑通掉进水里。巴尼据此估算,仰角每高七度,射程就增加两百码多一点。他身边正好有一把铁做的分度规,是从部队里拿的。这东西就是一只弧形刻度尺,带了一根铅垂线。长臂探进炮膛,能精确测量炮筒角度。在陆地上测得挺准,但在海上,船不断颠簸起伏,开火时没那么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