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康熙阴暗面:盛世之下,干净东西真不多(第7/8页)

此时,皇帝两派钦差,历时一年,查办的结果,除了噶礼之外,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没有天理,甚至认为,根本就是康熙皇帝在袒护贪官。

曹寅又一次紧急呈递秘密报告,称:江南地区民心不服。第一次判决时,张伯行从扬州返回苏州,数万扬州民众担心张伯行被人谋害,沿江列队保护,苏州人民则扶老携幼携带瓜果饭食沿途奉献兼作保护,场面极其壮观感人;如今这第二次判决下来,张伯行回苏州候旨之际,整个苏州家家焚香遮道,为张伯行祈福,从枫桥到葑门,张伯行经过之沿路二十余华里,人山人海,拥挤不可行。谁都不明白为什么会有如此颠倒黑白的判决,人们认为不是皇帝袒护贪官,就是贪官勾结蒙骗了皇帝,否则,不会有这么离奇的判决。

其实,百姓们的判断很有道理,事情还真的和皇帝有关。两拨钦差大臣捣糨糊、弄出一本浑账,原因特别简单——皇帝态度暧昧,他们摸不清楚皇帝的底牌,只好委屈张伯行,做出有利于噶礼的判决。原因同样特别简单:噶礼是满洲勋贵的后代,皇帝对他比对张伯行要亲近信任得多。

这噶礼不是一般人,他的曾祖父是努尔哈赤时代赫赫有名的开国五大臣之一何和礼。噶礼本人也极受皇帝赏识,因为在康熙亲征噶尔丹时,正当前线军粮不足,即将影响军心士气时,噶礼及时将粮草送到了前线,从而保证了战事的顺利进行。此事,给皇帝留下至深之印象,认为他勤敏能干、忠诚可靠,很快就将他提拔为山西巡抚。从此,这家伙贪赃枉法,纵容部下盘剥百姓,把山西人民坑得不轻。《清史稿》说他:“抚山西数年,山西民不能堪。”就是说,这厮主政山西几年,山西老百姓被他搜刮得痛苦不堪。

康熙四十二年,皇帝西巡太原、西安。噶礼驱赶着山西百姓一直迎接到了河北省的望都县,花了三十多万两白银——约合五六千万元人民币,为皇帝修建行宫。迎接到康熙以后,他进献了四位美女给皇帝。康熙揶揄噶礼说:“怎么着,想给我使美人计是不是?把我当什么人了?”(李光地《榕树续语录》卷十八,第828页)康熙虽然没有收下这些美女,有证据证明,从此以后,皇帝对噶礼是更加信任了。此后,凡是弹劾噶礼的监察官员,不是报告送到皇帝手中便没有了下文,就是不让继续追查,甚至还曾经将几位弹劾噶礼的官员撤了职。随后,大约是觉得山西太穷,不方便噶礼施展的缘故,在屡屡被弹劾“贪酷无比”之后,康熙皇帝将他升迁为两江总督,调到了天下最富庶的膏腴之地——江南,让他来到“天下赋税,尽出其半”的鱼米之乡大展拳脚。

张伯行则是康熙一朝最负盛名的清官之一,其名声之大,差不多可以和汤斌、于成龙比肩。他比噶礼晚半年被派任巡抚江苏,在此之前,他是福建巡抚。其离开福建时,曾经发生了数万福建百姓拦住马路,哭着挽留他的景象。

来到江苏之后,张伯行很快就意识到,和这位噶礼在一个省里共事实在不好玩,于是,上疏皇帝,以年老体衰的名义,请求退休,求皇帝放归田里。皇帝批示说:“我知道你操守清洁,江苏重地,不得以衰病辞。”把他的请求驳回。就在张伯行进退两难时,发生了这场考场大案,把他身不由己地卷了进来。

十月五日,钦差大臣的判决结果送到朝中复议。帝国重臣复议的结论是:张伯行撤职,噶礼免议。报告呈递皇帝后,皇帝终于正式表明自己的态度了:他先是把噶礼和张伯行各打五十大板,认为此二人互参是出于私心,实在可耻。随后,话锋一转,他认为钦差大臣担心噶礼权势显赫,所以不敢较真,害怕给自己招祸,也很可耻。再往后,皇帝明确指出:张伯行的操守天下第一,断不可参;这个判决,是非颠倒,同样可耻。皇帝下令,重新审议再报。

这回,帝国重臣们终于知道皇帝的底牌了。第二天,重臣会议后对皇帝说:皇上的评议极为精辟,天下臣民无不心悦诚服。但如何处理,重臣们还是没有定论。皇帝很英明地指示说:“张伯行居官清廉,天下共知,噶礼的操守,我没法相信。如果没有张伯行在江苏,噶礼有本事把江南的一半装进自己口袋。我自幼饱读诗书,要是这样的清官都不能保全,那么数十年读书有什么用!你们这些重臣明明知道张伯行是清官,为什么一言不发!如今,我说出来,你们才表示赞成,晚啦!”

十月十二日,全体朝官一致决议:将二人同时撤职,张伯行是否革职留任,请皇帝定夺。皇帝下令:噶礼革职,张伯行革职留任。

就这样,号称操守天下第一的张伯行,好好地做着官儿,却无端地被贪官牵累,受了个革职留任的处分,成了此案中的输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