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节哀(第3/3页)

张立已然也开口:“陛下,徐文远乃国之大才,还请陛下念及故旧,挽回此事。拿许仕达下狱问罪,以解徐杰心中怨气。”

张立此时还说这一语,就是真有些傻了。兴许在他心中,觉得此事还有挽回的余地。

许仕达听得要拿他问罪,连忙说道:“张总兵,你到底是收了此贼什么好处?教你这般为他开脱?莫不是你一人要如此贼一般大殿行刺不成?”

夏锐听得这句话语,浑身没有一处是自在的,颤抖的手,不断抹着脸上的血,双眼不断左右去看,却说一语:“都退下,都退下,二十三跟着朕走,许仕达往御书房等候。”

说完夏锐转身就走,脚步虚浮,胸口不断起伏,心跳加速,有一种焦虑,有一种心虚,还有惧怕。

为何今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翻遍史书,历朝历代可有过这样的事情?

兴许真有,在那春秋战国年月,杀王之事,比如食指大动的典故,因为一碗乌龟汤置气,就刺杀君王的事情,真有发生。

但是夏锐显然不知,夏锐身着龙袍,端坐龙椅,满朝文武,披甲百万,江山万里,岂能预料到会有今日之事?

这世间,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这世间,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夏锐不敢相信,不敢相信这世间为何就真的有这样的人!这一切,不合情理!

这世间,无论如何也容不得这样的人。

欧阳府,所有下人皆已遣散,家财散尽,只留四周素白。

孝子二人,披麻戴孝,对面而跪,面前烧着冥纸,棺木简单,牌位也是徐杰亲笔所写。

二人并未落泪,皆是默默把冥纸不断放在头前的火盆之中。

大门中门皆开,也无人守候,却不见一人上门吊唁。

唯有一人,站在门口叹息许久,还是走了进来,便是梁伯庸。

梁伯庸走进灵堂,跪拜吊唁,无人唱礼,孝子二人答了一礼。

梁伯庸也不开口,跪坐一旁,拿起冥纸也往火盆里放。终于说出一句:“节哀!”

孝子二人再答一礼。

许久,徐杰开口说一语:“文峰,去把大门关上吧。”

欧阳文峰起身,往外去关大门,夜已落幕,何其可悲,当朝首相灵堂,却只有一人吊唁,世道炎凉如斯,满朝文武,自李启明之后,不知多少人在欧阳正的笔下加官晋爵光宗耀祖,却没有一人来吊唁这个世间君子。

欧阳文峰也懒得往外在去看,大门慢慢关上,目光坚韧,面色沉着。今日之欧阳文峰,已然不同以往。

忽然一只手从门缝里伸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