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4章 真作假时假亦真(第2/3页)

黑夫倒是一愣,他对这里面的门道不太清楚,但周围所有人都反复告诉他,封禅是自古就有的。

张苍的师兄,胶东大儒浮丘伯就不厌其烦地说,远古的帝王如无怀氏、伏羲、神农、炎帝、黄帝、尧、舜、禹等都举行过封禅仪式。

可今天,在泰山左近的长城上,张苍却戳破了这个谎言。

“浮丘伯虽然是我师兄,乃温厚长者,当年对我颇有照顾,但他只学到了夫子的皮毛,未得真髓!”

接着,张苍开始了一段逻辑缜密的考据,证明“封禅”并非古已有之。

“我在御史府掌管天下图书,翻遍了一切能找到的史籍,发现周天子曾令人考制度于四岳,但泰山只是四岳之一,并无特殊之处。而直到孔子之时,各国虽有祭祀所属山川之举,但绝无人提及泰山封禅,就连《论语》也从不提及。至多是鲁侯、季氏旅于泰山,但那只是鲁国自己的小祭。”

“直到近两百年来,尤其是稷下学宫兴建之后,封禅之说,才如雨后春笋。最开始只敢说尧舜禹汤周成王封禅,后来胆子越来越大,渐渐说伏羲、神农、炎帝、黄帝也封禅过泰山。而今,又凭空多出了许多年代比伏羲、神农还久远的‘古之帝王’,什么无怀氏之流,加起来居然有七十二王之多……”

“那些古之帝王真来泰山封禅过?为何史书无一言所载?非要到近世才重新被人发现!”

黑夫听罢,却不置可否,而是笑道:“浮丘伯说,《管子》里有管仲劝齐桓公勿要行封禅之事,历数之前七十二王封禅泰山,这又如何解释?”

“也是假的。”

张苍却拂袖道:“《管子》里的学问虽然广博,但这本书,却是稷下诸子假托管仲之名所作。文字相对易懂,全然不似春秋时文章之古朴,里面提到的齐桓公意图封禅一事,乃稷下先生虚构,而非事实。”

“这种托古言今的事并非孤立,就拿禅让来说,什么尧舜禅让,也是古之无有,是墨者和子张氏之儒鼓吹出来的。他们虚构古事,写了《唐虞之道》等文章,在列国传散,认为只有禅让才能终结混乱,结果燕王哙就上了当,禅让子之,结果导致燕国大乱……我夫子当时就说过,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

“打住,打住。”

眼看张苍的嘴炮从封禅轰到禅让,要开始长篇大论的批判,黑夫连忙让他停下:

“今日只谈封禅,不提禅让,你且将前者说清楚。”

张胖子一摊手:“事实如此,还能怎么说?”

总之一句话,张苍根据他的考证,以及对稷下先生们的了解,知道这群齐鲁儒生、士人为了推销自己的政治理念,什么都敢编。封禅并非自古便有,而是近两百年来,齐鲁之人,特别是齐人的虚构。

所以才会有齐桓公封禅一说的出现,同时,也才会选择在泰山进行封禅。

“泰山高么?能高到登上去以后,就觉得天下群山皆小的程度么?”张苍问了黑夫这么一句话。

黑夫摇摇头,笑道:“会如此想的人,恐怕是因为去的地方太少,见识不太足……”

单论海拔,泰山其实一点不高,不如华山,更不如黑夫在塞外见到的贺兰山,和秦国西边青藏高原皑皑雪山比起来,更没法相提并论。

但在齐鲁之人的眼中,地处齐鲁交界处的泰山,在一众平原丘陵是鹤立鸡群,这才是“天下”最高的山。

宙斯和希腊诸神为什么住在奥林匹斯山?因为它是希腊人的山。

同理,封禅之所不在华山,不在嵩山,却在泰山,只是因为,近两百年来,天下的文化中心在齐鲁,在稷下学宫。所以,齐鲁地域性的神祇、山川,被说成了自古以来,全天下的信仰。

这是稷下先生们为自己心目中,最可能登天子位,莅天下而抚四夷的田齐君王所准备的,是为未来统一国家准备的登基仪式。

后来,中衰的齐国已经失去了这个资格,但封禅理论却被越来越多从稷下走出的士人传播,传遍九州,最后成了真理!

“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这个被强调无数遍的谎言,已经被天下知识分子接受,并顽固地认为这是真的,甚至连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帝,也要反过来接受这套理论。

黑夫认可了张苍的话,叹道:“真作假时假亦真啊。”

他没有傻到问张苍,为什么他知道封禅之事乃近世虚构,却不告诉秦始皇真相?

因为,皇帝并不需要真相。

就跟群臣献祥瑞,是一只巴掌拍不响,古代帝王封禅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天下士人认为这是真的,而秦始皇也需要用封禅来为帝国进行包装,让自己的功业得到天地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