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6章 威慑(第2/2页)

他们或从潺陵边上的油江口上船,或步行到北面三十里外的江津口渡江,用的依然是笨办法,用南郡水师的楼船、艨艟慢慢运载到对岸。

船少人多,众人少不得要在渡口处等待许久,黑夫瞧着这麻烦的运载方式,便向李由提出了一个建议。

“郡尉,江陵和潺陵虽然距离不远,但因为有大江阻隔,每逢楚人来犯,都要征集大小船只,花上数日时间才能将大军运送过来,往往已失先机。”

“我去年在魏地时,常听说诸国大军在大河上造浮桥让兵卒快速渡河,不知是否试过,在江上架设浮桥?”

北方浮桥并不少见,据说早在周朝时,周文王为了迎接来自中原的新妇,就在渭水上搭建了浮桥,如今秦国定都咸阳,渭水之上,更有一座永久性的浮桥,连接渭北咸阳和渭南地区那一系列新宫殿。

而在大河之上,也有不少浮桥,比如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便初作“河桥”于蒲津,后来还变成了永久性的蒲津桥,黄河铁牛的故事,想必很多人不陌生。

所以黑夫就在想,若是长江上也能有一座“江桥”,秦军对大江南岸的军事控制,岂不是加强了许多么?

听了这个建言后,一旁有个尉史噗呲一声笑了出来,李由和黑夫看了过去,问他为何发笑。

这尉史连忙下拜道:“下吏只是以为,江陵附近的水面宽阔,少了上千条舟船,恐怕难以连成浮桥,更何况,古往今来,南人善舟船。所以过去楚国与吴、越在长江、淮河征战,官员辎重船载,一般的兵卒直接脱了甲胄泅水而渡,却很少听说造浮桥的……”

“目光短浅。”

李由却斥了尉史一顿:“往后若是大王已破淮北、淮南,要继续派将军进取江东、江南之地,十数万人渡江,用船只运载得运半个多月,还是浮桥更方便些……”

李由将黑夫的这份建言记在心里,觉得以后可能用得上,而后,他们也登上了大船,随着桨叶划动,缓缓朝江陵驶去……

期间,还收到了一封郡守发来的邮传。

黑夫知道,在夷道和潺陵出事后,叶郡守的行县计划就泡汤了,李由出征驰援,他就必须坐镇江陵稳住局面,不知此时发信来,又是出了何事?

李由当着众人的面拆开了这信牍之后,却不由大笑了起来,对黑夫等人道:

“郡守来信说,此番我军挫败了楚人攻势,又平定了夷道之叛,当为将士请功拜爵,并要带着官吏和全城百姓,在码头迎接吾等凯旋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