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8章 太子与桓王(二)(第2/3页)

在北疆的那段时间,太子赵弘礼逐渐了解了赵弘宣的性格,后者的性格,与其一母所养的哥哥赵弘润几乎截然相反,是一位内敛、谦逊、尊重礼俗的皇子。

当时的北一军内部私心很重,唯独赵弘宣的心思很坦率、很纯粹,他只是想做出一番成绩来。

因此,当时太子赵弘礼不顾王氏的反对,将军中一些权力移交给赵弘宣,真正意义上地将后者视为了副手。

不过,也仅仅只是军务方便的事,至于指挥打仗,倒不是太子赵弘礼不肯放权给赵弘宣,而是因为他自己都没有多少话语权。

正如赵弘润当初所说的,北一军是一支乌合之众。为何?因为内部不合、派系林立,皆一个个私心极重。

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

而事实证明,赵弘润所评价的一点也没错,哪怕是太子赵弘礼,在攻打曲沃的期间都受到了掣肘,因为没有人愿意主动牺牲。

虽然说倒是可以将雍王党的人丢出去,这那最多只是借刀杀人,并不能帮助太子赵弘礼打下曲沃。

随后,将军姜鄙率领“北三军”攻克,“北一军”就在一旁看着,尽管姜鄙没说什么,可太子赵弘礼与桓王赵弘宣都感到丢脸。

再然后,更丢脸的事发生了,“北一军”背后那些贵族、世家,居然提议与将军姜鄙的“北三军”一起行动。

那算哪门子的一起行动?

人家北三军打败韩国军队,乘胜追击,北一军就跟在后面捡便宜,这叫协同作战?

可能是看在北一军背景相当深厚的份上,姜鄙将军并没有多说什么,但是北一军的臭名,却因此逐渐在北疆传开,尤其是北三军那些原陇西魏氏士卒,他们觉得,同样是魏国的军队,商水军与鄢陵军何等凶猛,可这北一军倒是好,跟着屁股后面捡便宜,这彼此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这些事,太子赵弘礼都清楚,但他没有办法,因为北一军的背后,并不单单只有他的娘舅王氏一族,还有许许多多依附他的东宫党贵族,指望这些贵族大公无私为国出力?哈!若这些人果真大公无私,就不会被冠上东宫党的帽子!

不可否认,赵弘宣在北疆时所提出的种种建议很准确,只是太子赵弘礼出于某些顾忌,只能婉拒——若强硬地夺了北一军的权利,国内贵族还会支持他么?若失去了这些人的支持,那他这位东宫太子还剩下什么?

终于,北疆战役在韩国暂时收兵的前提下,暂时结束了。

正如赵弘宣所言,这场战役,北一军打得极其失败,非但没有建立什么功勋,还因为抢占了姜鄙不少失地而传开了臭名。

太子赵弘礼很失望,甚至于对北一军失去了念想。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副帅,在北疆时曾一起想办法希望扭转局面的同父异母的弟弟赵弘宣,居然仍在对他出谋划策。

不,也不能说是为他出谋划策,毕竟赵弘宣已明确表态,他只是希望他第一率军出征,不至于显得那样失败。

可即便如此,太子赵弘礼还是莫名感动,因为赵弘宣的行为,实际上也是在帮他,更要紧的是,为此,这个弟弟还和与他一母所养的哥哥肃王赵弘润闹翻了。

这让起初只想利用赵弘宣的太子赵弘礼感到莫名的内疚。

“弘宣,你可要想清楚……”太子赵弘礼异常认真地说道:“不瞒你说,我已经对北一军彻底失望了,本宫尚不能降服这支军队,你留在军中,又能有什么作为?还不如去老八那边……”

赵弘宣闻言瘪了瘪嘴,说道:“去我哥那边?商水军?鄢陵军?我去了那边,那些兵将就算对我言听计从,那也只是看在我哥的面子上,我不想这样……再者,太子殿下,难道你就这么放弃了么?你对我说过,要在打败韩军后远征韩国,这才是‘北疆远征军’这个番号的本意,不是么?!”

“……”太子赵弘礼沉默了片刻,随即抬起头目不转睛地看着赵弘宣,正色说道:“弘宣,你若执意如此,你会被归入我‘东宫一党’,你明白么?”

赵弘宣摇了摇头,正色说道:“我这么做,不是因为您是太子殿下,而是因为您是主帅,我是副帅……我不会承认我是东宫党,我协助的对象,只是北疆远征军的主帅赵弘礼,而并非是东宫太子赵弘礼。”

太子赵弘礼为之动容,在沉默了片刻后问道:“那老八那边……”

“我会与我哥说清楚的……再者,凭什么他就可以亲近雍王,我就不能亲近太子殿下?在我看来,只懂得耍阴谋诡计的雍王,远不及太子殿下……”赵弘宣愤愤地说道。

听闻此言,太子赵弘礼发自肺腑地笑了。

也难怪,毕竟太子赵弘礼素来厌恶雍王弘誉,但遗憾的人,他在众兄弟们当中的人缘却不大好,以至于没有一个兄弟支持他,反而是雍王弘誉那边,哪怕那几个兄弟其实并非一条心,却也时常联手对付他,这让太子赵弘礼感到十分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