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强干弱枝(第7/9页)

触龙说:“现在不光身体有很多烦恼,就是儿子们的事也很烦恼。我那个小儿子舒祺,很不像话。可我硬是很喜欢他。我想让他过来当王宫的侍卫,所以想来走走太后的门路,请太后帮这个忙。”

赵太后一看,原来是跑关系来了,这个好办,便说:“他现在多大了?”

“十五岁了。年纪不大,但我还是想趁我死掉之前,解决他的就业问题。否则,真的死不瞑目了。”

赵太后说:“呵呵,男人原来也疼爱自己的儿子。”

触龙说:“在这方面,我们男人比女同胞厉害多了。”

赵太后笑着说:“还是女同胞厉害。”

触龙说:“我觉得你爱你的女儿燕后要远远胜过长安君。”

太后说:“你的话绝对错误。我对燕后的爱哪比得长安君?在对儿女的爱的分配上,我知道得很清楚。”

触龙说:“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一定要为他们作长远考虑。你把燕后嫁到燕国去,你难道不天天为她祝愿,祝愿她的儿子日后成为燕王吗?这难道不是为她的长远作考虑吗?”

赵太后说:“是这样的。”

触龙说:“那好吧。现在我们再探讨一个问题。从现在起三代以前,赵王的子孙被封侯的,现在还有没有继承人在位?”

赵太后说:“真的没有了。”

触龙说:“他们没有继承人在位,并不是他们的子孙都不成才,或者都犯有什么杀头的大错,而是他们享受着王侯的待遇,可以天天到处嚣张,但身上却没有一点儿军功,别人能服他们吗?于是,他们最终就只有完蛋了。现在你为了提高长安君的地位,天天给他地皮和豪宅,让他享受最好的待遇,却没有想到让他去为国家立功劳。一旦有一天太后去世了,他凭什么在赵国混下去呢?”

赵太后一听,这才觉悟起来,对触龙说:“好。现在长安君就让你来安排吧。”

触龙立刻把长安君派到齐国,任那个让他时时刻刻都处在危险中的人质之职。

齐国看到赵国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就派田单带着部队高喊着“援赵抗秦、保家卫国”的口号狂奔而来。

秦国本来也只是想趁着赵国内部事务没有搞清前来赚点便宜,而且也赚到了三城,现在看到齐国派兵前来与赵国联手对抗他们,当然就不愿继续玩下去了,直接宣布退兵了事。

田单看到秦兵退走,觉得既然带兵来了,一点儿仗也不打,实在太无聊了。但秦兵是不能去追击的,那就去打燕国吧。于是,改变方向,直接向燕国狂杀过去,夺取了中阳。然后又挥师去打韩国,拿下了注城。

在田单努力打仗的时候,那个齐襄王却扛不住一场大病,最后死了。于是,齐襄王的儿子田建即位。田建还年轻,于是,又是太后掌权。

此前,中国历史上的妇女都远离政治,可那个宣太后玩了一把之后,女权运动就突然高涨起来,先是赵太后临朝,然后又是齐太后当权。

当然,这三个太后还是很有水平的。

黄歇归楚

秦国仍然没有闲着,赵国打不了,就去打韩国——反正现在就是战国时代,别的不好制造,但制造战争是很容易的。

公元前264年,白起再次出击。这哥们儿一动,总是大手笔,连续攻克韩国九城,斩首五万。过了一年,他觉得韩国真的很好欺负,又起兵打韩,拿下南阳,接着攻打太行山道,最后使得韩国的这条山道成为死路。

这时,秦国周边的几个国家没有一个碰上好运气。魏韩赵不是死了国君,就是被秦国猛扁,不光丢尽了脸面,还要丧师失地。楚国似乎还好一点儿。可也不长久了。

没几天,楚国的领导人顷襄王又被病魔打倒了。

楚顷襄王对其他事的判断能力很差,但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总的预测还是很靠谱的,他觉得自己真的要完了,要告别这个让他不幸福的世界了。当然,他可以一了百了,什么也不管。但他仍然对他的儿子很负责。他要在自己离开之前,把他的法定继承人叫回来,以便继承楚国大统。

这时,他的太子还在秦国当人质。

黄歇也陪着这个太子在秦国。

楚顷襄王派人去跟黄歇说:“你不是很有办法吗?快想个办法让秦国把太子放回来。要是回来得晚了,一切就不好办了。”

黄歇也是个老手,知道要是太子回不去,其他公子就会抢了楚王的位子,那么自己就白白在秦国陪这个太子这么多年,最后什么也没有,说不定继位的公子会把太子列为篡党夺权分子,自己也会被划入这个集团的骨干力量,后果会十分不妙;而如果自己能够把太子带回去,等太子当了楚王,凭自己这么多年跟太子打下的关系,到头来肯定是令尹的。官场就是这样,要么你会被人一打到死,要么你就能站到制高点,生杀予夺大权,全在你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