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第3/3页)

这事不容拖延,必须速谋速断。以何策应之为妥,宗泽想听听下属的意见。为此,宗泽召开了一次包括各司曹主官及部分禁军将领共同出席的联席会议。

在讨论中,众官员的看法大致分为两种。一部分官员认为,对那些蓄意给官府制造难题的奸商不能手软,主张一如既往地施行铁腕手段,对违反官令者从重打击给予严惩。侯云甫明确提出,可先拿下几个涨价最甚的富商的首级,以为效尤者戒。

而步达昌、宿向荣等人则认为,法威不可不立,但须立得有理有节。商家这次涨价有其说法,官府欲平抑物价亦应有个说法方妥。仅以严刑相慑,收效未必理想。商家是有共同利益的,如不能惩办得令他们口服心服,万一导致他们抱团抗拒,事态将会变得更糟。近日虽是因匪帮打劫,确有部分货源受阻,但整体状况未见得似传言渲染得那么严重。最好能以事实证明,汴京现在并不存在严重的商贸危机,同时再辅以适度的法治手段,则局面方可从根本上得到控制。

宗泽固不忌惮严施刑律,在骨子里却非为酷吏。前番采取非常手段实行严打,盖因从速戡乱之需。如能以平和的方式解决问题,他并不愿动辄剑拔弩张。现在欲平息这场搞得人心惶惶的动荡,当然是以摆出令人信服的事实为妥,所以他是倾向于后一种主张的。

然而那样做来虽较妥善,却有一个缺陷,就是需要较多的时间。宿向荣办事并不是不尽心尽责,然仅凭他辖下的那点人手,让他一时半会儿就拿出全面深入的商情资料确实力所难及。即使是从其他司曹抽人协助,这番功课也不是在三五日里便能完成。而在此期间,不知又会发生什么恶劣状况。

闾勍想到了这一点,因此他赞同先兵后礼,即先用高压手段强制稳住物价,尔后再以说理的姿态与商界进行沟通,实事求是地解决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遏制民怨上赢得主动,不利之处在于可能会激发商界与官府的强烈对立情绪。如果其后化解矛盾不利,则很可能导致商户剧减市场萎缩,从而又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另外,弹压此番风波的力度应如何掌握?捕不捕人?杀不杀人?捕多少?杀几个?捕哪家?杀哪个?这些问题都关系到矛盾激化的程度。其中的长短轻重,宗泽还真是有点拿捏不准。所以他在会上只是静听,没做表态,会后亦暂未急于下达制裁商家的命令。

但事态不容他多作踌躇。在随后的两日中,城里又相继发生了数起大小不等的民商争端。同时,商道中断物资匮乏的传言在坊间愈演愈烈,市面上已掀起抢购风潮。面对此况,众官窃思,以宗泽的强硬风格,再开杀戒八成是在所难免了。

果如众官所料,宗泽就在此际断然出手了。不过他所采用的方式,却是谁也未曾想到。事后众官皆叹宗泽真是机谋万端深不可测,却不知宗泽也是到了正准备以高压手段应急的时候,才意外地得到了另辟蹊径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