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前奏(二)(第3/5页)

“呵呵,”轻笑一声,司马懿手中执着一枚白子,淡淡说道,“陛下可曾听闻刘备、刘玄德此人?”

“不曾闻之……唔,好似有人表他为……徐州刺史?对,徐州陶公祖乃表此人为徐州刺史,为何提及此人?”

“盖因他如今便在大将军麾下!”司马懿哂笑说道。

“唔?”刘协闻言一愣,疑惑说道,“就算如此,又与朕何干?投曹孟德之人何其多矣,为何单举此人?”

“盖因此人乃是国姓、又好似是皇室宗亲、曾为一州刺史、他手下亦有两员猛将,正巧叫在下行计!”

听到司马懿说出‘计’字,刘协哪里还顾得上其他,急切问道,“何计?”

望了刘协一眼,司马懿淡然说道,“明日早朝,陛下不妨向大将军问起此人,听闻刘备早先亦随中郎将卢大人讨伐黄巾,陛下乃借此事赏之,且不管刘备皇室身份是真是假,陛下不妨给了那皇室的身份,如此一来,计乃成!”

“荒……荒谬!皇室身份岂能如此轻易便与他人?”刘协皱眉迟疑良久,方才说道,“你且先说来,为何要行此计,叫朕心下思量一番!”

“是,”司马懿颔首一礼,拨弄着手中的棋子,淡淡说道,“此人旧日也曾为刺史之职,而后被吕布夺去治地,无奈投身大将军麾下,更有甚者,此人乃是幽州刺史公孙瓒至交,而公孙瓒正是大将军所诛,想来两人之间必有间隙!再者,此人麾下有两员猛将,乃是当日在虎牢力挫吕布之人,大将军亦是心慕,任二将以重职,却将刘备此人闲置,我自是不信刘备心中毫无怨言……

且不管其身世当是如何,陛下乃‘准’他皇室身份,如此,两者之间间隙乃大,刘备必被大将军麾下将领文臣排挤,而陛下便有可乘之机,当安抚此人以收为己用……”

“那又如何?”刘协还是有些疑惑。

“在下还不曾说完……”司马懿皱眉望了刘协一眼,摇摇头解释说道,“观今日陛下面色,在下便知大将军已是对陛下发难,卫尉伏完恐怕已是获罪,为何如此?乃是大将军不欲陛下再有何权利,欲闲置罢了,如此,试问大将军又如何能看着麾下心慕之将来投陛下,唯有杀之……哈哈,此乃玩笑之言,我观大将军气度,当是不会如此……”

“你!”刘协气结,沉声喝道,“莫要再戏弄朕,当是如何,你速速说来!”

“陛下莫急,在下的意思是,加借赏赐之名乃将此人外放于荆州为官……”

“荆州?那不是朕之皇室族人刘景升之下?刘景升自是忠于皇室,久与曹孟德为敌,曹孟德如何会将那刘备放走?”

“如此陛下便可说,非是陛下不赏赐有功之臣,乃是大将军从中作梗,赏罚不明,试问天下还有何人欲投大将军?皆寒了心罢了!”司马懿嬉笑道。

“那若是曹孟德当真放走了此人呢?”

“那不是更好?”司马懿嗤笑道,“如此陛下乃有了外援……”

“如此……妙极!”刘协深思片刻,抚掌大笑,但是他却没有望见司马懿脸上那一抹莫名的笑意。

曹公啊曹公,在下且不知你性格如何,岂能轻易投之?待我用那刘玄德‘投石问路’,且看你如何应付,我便知晓日后该如何处之……

次日,许都之中皆流传一事:原徐州刺史刘备、刘玄德,乃是大汉皇室之后。

便因此事,刘备是颇为心惊。

而此事,自有人禀告曹操,曹操得知此事,心下颇为疑惑,乃召集郭嘉、荀彧、荀攸、程昱、李儒、满宠等众谋士询问。

只见荀彧暗叹一句,拱手轻声说道,“主公勿忧,恐怕此事乃是传始于皇宫之内,今日主公夺了伏完之权,想来陛下心中惊惧,乃欲借刘玄德助长声势尔……”

“嘿,”曹操听闻,耻笑说道,“何其愚也,单单一个刘玄德,又有何用?就算他被天子招去,与我为敌,我曹孟德又有何惧?”

“主公,”荀彧苦笑一声,凝声劝道,“主公之志向乃是助我大汉平定天下,又何苦与陛下交恶?不过……”他摇摇头淡笑一声,轻声说道,“如此倒是叫刘玄德平白捡了个便宜……”

曹操闻言一乐,乃问众人道,“你等觉得此人如何?守义且说此人能收则收,不能收,且杀之,否则后患无穷!”

“竟有此事?”郭嘉闻言一惊,心下暗思片刻,沉声说道,“如此,便遵守义之策,若是此人有丝毫不对,斩之!”

“不可!”荀彧、荀攸急忙劝住,荀彧更是急色说道,“主公,刘玄德如今乃投主公,若是主公杀之,如何对天下人言?当是寒了天下人之心!”荀攸亦是点头附和道,“刘玄德,旧日为一州刺史,如今乃投主公,就算是‘千金买马骨’,亦要将此人留下,否则日后他方诸侯又有何人敢投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