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纷争乃起!(第3/4页)

“孔明,怎么?”他身边有一人疑惑问道。

原来这两人正是来城门口看‘热闹’的诸葛亮与徐庶二人。

只见诸葛亮满脸疑惑,凝声望着远去的刘备背影,诧异问道,“元直,此人乃是何人,你可知晓?”

“嘿,”徐庶摇摇头,哂笑说道,“我与你一般无二,也是不曾出得荆州一步,外州之事,庶如何知晓?怎么,那人莫非有何不寻常之处?”

环视一眼周围百姓,诸葛亮附耳对徐庶轻声说道,“此人隐隐真龙之相!”

“什么?”徐庶惊得目瞪口呆,急切问道,“孔明,你当真不成看错?那人当真有……那个面相?”因附近耳目众多,徐庶自是恐被他人听去,这可是大不敬之罪!

“这……”被徐庶一说,诸葛亮也有些迟疑,望着好友犹豫说道,“我随许世叔习此术乃不及半月,或许是我看错了吧……”

“呼,你呀!”徐庶重重呼了口气,哂笑说道,“想来是孔明你看错了吧……”说着,他低头靠近诸葛亮说道,“听闻许世叔也见那曹孟德有真龙之相,如今孔明你又指着一人说有真龙之相,若是真的,那大汉岂不威矣?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唉,你那里去?”说了半截,他诧异得望着往前走去的好友。

“元直岂是忘却了我等此行乃是为何?”诸葛亮笑着说道,但是隐隐的,他心中却是有些怀疑,当真是我看错了么?还是……

待城门处的百姓散开大半,诸葛亮乃与徐庶复回司徒江府,但是这次,老王已在府外等候,亦或者称之为黄承彦?!

望见自己岳父,诸葛亮自然不敢怠慢,急忙上前至黄承彦身边,拱手低声唤道,“小婿见过岳父大人……”他身旁的徐庶亦是拱手见礼道,“学生见过黄师!”

“免礼免礼!”黄承彦微微一笑,上下打量了诸葛亮与徐庶几眼,点头赞许道,“年逾未见,你等更添气度,德公与德操想来极为重视你等,对了,为何不见士元同你等一道来?”

诸葛亮苦笑一声,恭敬说道,“士元说非要去见见那坐拥四州的袁本初,我等苦拦不住,唯有让他去了。”

“如此……”黄承彦点点头,随即轻笑一声摇头说道,“袁家四门三公,如今出了袁本初与其弟袁公路二人,相比之下,袁家之中,唯袁本初最是出色,不过此人太重门第之念,投身彼处之士需先报家门,若是寒门士子,怕是连见袁本初一面的机会也无,就此事而言,袁本初不如曹……咳,外面风大,我等且府内说话!”

“是,岳父(黄师)请!”诸葛亮与徐庶二人恭敬说道。

三人且步入司徒江府,有黄承彦带领,守门的士卒自然不会阻拦。

期间,诸葛亮走前一步,轻声问道,“岳父莫非也是看好如今的大将军曹孟德?”

黄承彦闻言一笑,摇摇头也不说是否。

走了几步,忽然听到一个女声。

“王伯伯,今日不去修剪花木么……咦,这两位是?”

来的竟是乔瑛。

“哦,呵呵,老朽年纪大了,如何吃得消每日去?这便是老朽所说的两位远方侄儿,孔明、元直,还不见过乔二小姐……”

“在下诸葛孔明,见过乔二小姐……”

“在下徐元直,见过巧儿小姐……”

“不敢不敢,”乔瑛盈盈回了一礼,对诸葛亮与徐庶显得有些拘谨,随即望着黄承彦说道,“王伯伯,既然您侄儿且来,那小瑛便不打扰了……恩,庭院中有棵竹子有些枯了……”

“呵呵,老朽知晓了……”黄承彦笑着点点头,随即望着乔瑛蹬蹬跑远,微笑说道,“此乃乔玄族弟之女,乔玄临终之际将他族人托付于江守义,因近期江东战乱,所以同她姐姐并众族人前来投靠……”

“哦,原来是乔公族人……”诸葛亮与徐庶点头。

“到了,”黄承彦微微一笑,将二人引到一处府内一处偏僻小屋,只见屋外脆竹郁郁,甚是优雅。

“哈哈,”徐庶抚掌笑道,“黄师真乃妙人,不住庭院,却是在偏僻之处盖一茅庐,哈哈……”

“这……”诸葛亮皱皱眉,疑惑问道,“江守义很是信任岳父?”

“老夫知你心中所想,”黄承彦抚须笑道,“老夫乃是借口住不惯庭院,受不得嘈杂,是故江守义乃命人在此处按老夫意愿,设一草庐,其实对于府中之事,此子向来不大管事,至于信任,此人平生不做亏心之事,又何惧他人?更别说老夫……”

“岳父竟对这江守义如此看重?”诸葛亮俨然有些诧异。

黄承彦单手推开草庐之门,回头淡笑说道,“我观你等,如今皆不如此子!进来吧……”

诸葛亮与徐庶对视一眼,自是看得出对面好友眼中的不服气,但是身为长辈的黄承彦如此说,他们又有何办法,讪讪一笑,步入草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