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布衣宰相(第2/2页)

在马周之后,唐朝始终延续着这种服饰制度,一直到灭亡为止。

除此之外,马周对于驿传报警、收租、宿卫等方面,也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李世民曾经说过:“我于马周,暂不见则便思之。”

没错,对于这样一个考虑问题周到、做事认真细致的下属,哪个领导都会喜欢的。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马周在病重弥留之际,李世民亲自为其调药,并且让皇太子多次亲临问疾,马周临终前,将给皇帝提意见的奏章烧掉,然后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管仲、晏婴揭露君主的过错,为求死后的名声,我不做这样的事。”

是的,人生在世,干好自己该干的事,至于死后是个什么情况,谁又能知道呢?

正所谓: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

马周是个好人,也是个好官员,从没有丢弃自己的理想,即使在他身居高位之后,依然如此。

李世民对他的评价是:鸾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世良臣!

我相信,这是对马周最公正、最客观的评价。

马周以一介落魄书生,最终位极人臣,纵观其一生,其实是一段关于理想、关于希望的传奇故事。

他的运气确实不错,但前提必须是当时的政府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拘一格降人才,也是贞观新政的一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