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野心的暴露(第2/3页)

我不能说,李世民当时已经确立了夺取最高领导权的目标,但是拜访王远知这件事,至少向我们透露了一个信息:李世民是不甘心就此下去的。

炫耀

第二件事:炫耀武功。

武德四年(621)七月九日,李世民从洛阳胜利回到长安。在进入长安的时候,李世民表现得十分高调。

李世民身披黄金甲在前,李元吉、尉迟敬德、秦琼、程知节等二十五员大将骑着战马紧随其后,再后边是一万名玄甲兵威风凛凛,最后是三万名骑兵浩荡前进,再加上军乐震天,百姓夹道欢呼。壮观!的确是壮观!

按照常理来讲,长安城有皇帝李渊在,李世民即使立有大功,也不应该如此张扬,这极易使朝廷有一种功高震主的感觉,李世民并不是白痴,但是他为什么依旧这样做呢?答案只有一个:李世民故意为之。

公开地说,这是扬我大唐帝国国威,展示大唐帝国雄风。从李世民个人角度说,是故意给朝廷施加压力,那就是———大唐帝国任何人的武功都不能和我李世民相比,包括太子李建成,甚至包括皇帝李渊。

在李世民的内心,也许会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想法:通过炫耀武功,促使李渊换太子。

李世民的这种做法,确实让李建成的太子集团和当时的朝廷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在他们看来,李世民是个危险分子,在未来的日子里,他极有可能打破李渊已经设置好的格局。

如果说前两件事,李世民和朝廷还属于暗战的话,那么接下来的第三件事,相信谁都可以看出来,李世民的野心实在是大大的。

创建文学馆

第三件事:创建文学馆。

大家听到“文学馆”这个称谓,相信一定以为是个学术研讨机构,实际上并非如此。

李世民在创建文学馆的过程中,确实招收了不少有名的文人学士,但是他招收这些人绝不仅仅是进行学术研讨活动。

李世民是在利用当时这些有名的文人学士,去影响社会舆论,因为在许多人看来,文学馆就是当时的最高学府,这些文人学士的学术倾向和政治倾向,毫无疑问,影响着当时的朝廷和民众,可以说,李世民创建文学馆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舆论。

当时的文学馆人才的确不少,相比之下,李世民比较器重的一共有十八个人,俗称“十八学士”。他们是:房玄龄、杜如晦、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勗。

这些人有的我们曾经介绍过,例如于志宁和姚思廉,限于篇幅,在这里,我就不详细介绍每个人了,但是有两人我必须着重介绍一下,因为这两个人在李世民的心中,堪称“十八学士”之首。

这两个人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济南章丘相公庄)人。

其实,房玄龄很早就进入了唐朝的阵营,时间大约是在李渊进入关中的时候,那个时候他在渭北投靠在李世民的帐下,一直担任文秘工作,由于职位的原因,一直不怎么显山露水,但房玄龄绝对是一个不可以被忽视的人,因为他有着一项独特的技能———谋,此人善于谋划,思虑十分严密,凡事总要考虑再三才做出决断。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

武德元年(618),被李世民引为属官,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相当于参谋的角色,虽然职位不高,但每一次开会商讨军国大事,杜如晦都要参加,可见李世民对他的信任,他也有着自己的一项独特的技能———断,史称: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

房玄龄的“谋”,杜如晦的“断”,合在一起,历史上有一个很好听的称谓:房谋杜断。

在后来的玄武门事变中,两个人全程参与了策划,其中五个人功居第一,房玄龄和杜如晦就占了两个名额。

真正体现出他们治国能力的,却是在贞观时代。两个人注定要在贞观时代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文学馆的建立,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标志着李世民在吸收人才的过程中,由吸收武将逐渐向吸收文臣靠拢,从而达到了文武平衡的状态。而文臣武将全都通吃,同时也说明了李世民笼络人心的手段实在高超。

文学馆表面看起来是文人学士研究诗词歌赋的地方,但它的创建者———李世民,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家。如果说文学馆的文人们天天进行学术研究,而闭口不谈政治,那绝对是不可能的。这就很像后来明朝的东林书院,最后发展成明朝第一大党———东林党。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馆的学士们逐步向政治幕僚方向靠拢,而文学馆也逐步向政治机构靠拢,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李世民出谋划策。这就形成了后来的秦王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