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有着可怕信仰的人(第8/9页)

这时候,有人站出来说话了。此人是左拾遗王求礼。当年武则天要把薛怀义弄进宫里修建明堂,王求礼上书要将其净身后再进宫,免得祸乱宫闱。

在王求礼的事迹材料里,还有这么一件事,能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他的为人。

武周与吐蕃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朝廷军费开支很大。当时担任内史的豆卢钦望就出了一个主意,要求九品以上的京官每个人捐出两个月的薪俸作为军费。

结果惹得王求礼直接找到豆卢钦望当面质问:“你的薪水高,捐两个月的薪水当然不会影响生活;我们低级别官员就那一点薪资,还要养家糊口,都捐了,难道让全家老小去喝西北风啊!?”

后来这件事传至武则天的耳中,也就不了了之了。通过这件事,打响了王求礼敢于谏言的名声。

武懿宗放着契丹军队不打,反而将刀锋指向自家的老百姓。这让王求礼实在看不下去了。他站出来说:“这些投靠契丹的都是手无寸铁的贫民,他们打不过契丹军队,为了活命才被迫跟随契丹,根本没有反叛的想法。武懿宗率领数十万大军是去打仗还是组团旅游?没见着敌人的影子,自己先跑得没影。现在又把责任全推到老百姓身上,他这是不忠的行为,请把武懿宗杀了向那些屈死的百姓谢罪!”

武懿宗被驳得哑口无言。司刑卿杜景俭也上奏,认为那些人是被胁迫的,请求武则天不要再追究下去。在王求礼和杜景俭的力谏下,武则天最终没有采纳武懿宗非人道的想法,刚刚结束被契丹蹂躏的百姓总算是逃过了一劫。

平定契丹后,武则天将武承嗣和武三思同日拜相,但仅仅九天之后又将他们双双罢免。由此可见武则天此时的内心是非常矛盾不安的,她既想扶持武家子弟,又觉得他们难以成气候。

4

神功元年(697),武则天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官员安置问题永远是执政者的大问题。这次人事调整稳定了帝国朝纲,是让武周化为李唐的一个重要节点。

武则天执政后期的宰相是狄仁杰、娄师德、王及善、姚崇、苏味道、李峤、陆元芳、魏元忠、吉顼,也有武家族人武三思、武攸宁。在这些人中,狄仁杰是武则天最为倚重的首辅之臣。

武则天执政时期,帝国的宰相班子阵容强大,人数之多也是历朝历代所罕见的。武则天就是用众多的宰相组成中枢,使权力不能过分集中,让他们互相制约。出了问题,她罢免几个宰相并不会影响朝中大局,而且马上可以从同平章事的准宰相中补充进来,让现任的宰相也有生存的竞争压力。

在武则天执政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曾经换过几拨宰相,一拨遭到清除,另一拨就会紧跟而上。这种前赴后继式的用人机制,使得帝国朝政始终处于正常运转的状态。

武则天后期的宰相班子相对稳定,由于大规模的政治斗争已经趋于平静,这些宰相经过了许多政治风浪,都受过一定考验,轻易不会发生重大变故。武则天对自己所任用的宰相非常了解,使用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其中,狄仁杰经过反复“考核”,成为武则天眼中最值得信任的权臣。

狄仁杰是一个出将入相、定夺大事之人,从而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认可,也同样得到了武则天的尊重。武则天后来口口声声叫他“国老”,这在朝臣们中间也是从未有过的恩宠。

第二位受武则天尊重的是娄师德,此人出任门下省最高长官纳言(即侍中)。娄师德做事极为稳妥,有着丰富的行政、军事和屯田经验。知人善任的武则天委任他为陇右诸军大使,边境线上即使有再大的险风恶浪,也动摇不了娄师德一步。

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娄师德已经在帝国的官场上打拼了三十年。由于他器量超人,虽历经酷吏横行,冤狱屡兴,政治风浪翻滚,却从未被动过一丝一毫。他游走于朝堂与军中,表现得游刃有余,功名和身份地位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或许正因为如此,娄师德虽然已是古稀之年,武则天还是要将朝中和军中的重任托付于他。

除了信任并重用这些已进入人生暮年的老臣,武则天还不断地为帝国官场补充新鲜血液。比如在平定契丹及来俊臣一案中有上佳表现的姚崇(后来的开元名相姚崇)被破格提拔为夏官侍郎,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姚崇头脑清晰,办事周密,是一位难得的和平宰相。

另一位宰相苏味道则又是另一种做事风格,他办事不大讲原则,表面看起来温顺老实,有“苏模棱”之称,但他很有处理朝政的经验。

武则天对他们的性格特质还是非常了解的,尤其在政治斗争激烈之时,这样的宰相不能或缺,他们是缓冲激浪的砝码和铁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