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轻素、轻红与春条(第2/3页)

轻素接着说:“我们陪葬于墓室后,有一天,我正在给谢朓的妻子乐夫人洗脚,忽听外面有兵器碰撞声,乐夫人很害怕,来不及穿鞋就化为白色蝼蚁。很快,有两个盗墓贼执火炬来到眼前,把墓里的财宝掠夺一空。更为可恶的是,他们为了摘下谢朓大人尸身上戴的项圈,竟把他的脑骨敲碎!临走时,二贼人看到我和轻红,说:‘这两个木偶不错,带回去给孩子当玩具吧!’就这样,我们被带出墓室。当时是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从那以后,我们流落了几家……”

曹惠颇通历史,他有些疑问:“据我所知,谢朓的夫人是王敬则之女,为什么你说是乐夫人?”

轻素笑道:“这您就有所不知了。王夫人是谢朓先生生前之妻,乐氏是谢朓在冥界的夫人。据我们所知,王夫人本是粗人之女,来到冥界后,与谢先生不睦,一有口角,往往动家伙相威胁。后谢先生秘密奏于天帝,后者答应将王夫人放逐,使其再娶乐彦辅第八女为夫人。乐夫人貌美且长于文艺,与殷仲文、谢晦等名流的夫人关系甚好,嫁与谢先生后,二人形影不离。谢先生在文学上很自负,曾对乐夫人说:‘我之才华,与先前诗人相比,只在曹植之后,其他诗人均为板上肉,任我宰割!’”

曹惠又问:“你叫轻素,她叫轻红,如此灵异,我想放了你们,如何?”

轻素道:“以我与轻红之灵异,变化多端,但按天命,若您不放我们,我们最终还是无法脱身。既然您决定放了我们,我们就去庐山山神那吧,因为很长时间以来,他就想叫我们去当舞女。放了我们之后,您当享受荣华。好事做到底,现在我们油彩脱落,在我们走之前,您叫画工再打扮我们一下吧!”

曹惠一一满足了轻素与轻红。油漆一新后,轻素笑道:“我们姐妹被装扮得如此美丽,莫说做舞女,就是为山神夫人也未尝不可。我们没什么报答的,送您几句话:百代之中,但以他人会者,无不为忠臣,居大位矣。鸡角入骨,紫鹤吃黄鼠,申不害,五通泉室,为六代吉昌。”

这些话是什么意思?曹惠如坠云雾,询问身边的高士,也不能解。据说,当时中书令岑文本看过后,微笑点头,但他透露,自己也只是明白了其中三句的意思。曹惠追问那三句是什么意思,中书令笑而不答。于是便成了千古之谜。只说轻素与轻红,她们到庐山后,果然成了庐山山神的妃子。

这就是轻素与轻红的故事,两个木偶的名字都很好听,尤其是没台词的轻红。但在轻素说话时,我们却可以感觉到轻红的存在。

中国的木偶制造工艺源远流长,在古代,木偶又称“傀儡”,当时即有傀儡戏一说,也就是木偶戏。说起木偶戏,唐朝非常流行,包括提线木偶、布袋木偶等几种。不过,最初时,木偶并不是因傀儡戏的需要才被发明的,而是以轻素与轻红的身份出现的,即陪葬的冥器。这种习俗出现的年代至少不晚于西汉。到了唐朝,在墓室里放上各种木偶已颇为流行。因为死者的家人相信,这样做可使冥界的亲属有人照顾。正如我们在上面看到的那样,盗墓贼进入墓室时,轻素与轻红正在给乐夫人洗脚。

这是随葬的冥器作怪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在唐朝志怪中属于一个特有的类别。在晚唐谷神子所著的《博异志》中,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不过该故事的主人公春条就没有轻素轻红那么令人放心了。

南阳张不疑,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中进士,游长安,欲买婢女照料自己的生活。时有中间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地方。在那个庭院的中堂,坐着一个“披朱衣牙笏者”,自称前浙西胡司马,当年外出时,于岭南买了婢仆数十人,随后北归,一路上卖出不少,现在手头上还有六七人。随后,他叫婢女进堂中,供张不疑挑选,最终一名叫春条的婢女被看中,以六万铜钱成交。春条被带回去后,很乖巧,料理家务,干得不错,还自己写诗:“幽室锁妖艳,无人兰蕙芳。春风三十载,不尽罗衣香。”张不疑很高兴。两个月后,他遇见一个道士,称其面有阴气,问最近接触过什么人。张不疑说自己买了一个婢女。道士说:“祸矣!”当即指出这个婢女有问题。随后,道士跟着去张家,唤春条出来。春条则藏在里屋屏风后。道士作法,以水向里屋喷去,渐渐地,屋里的春条一点点变小,最后缩到一尺多高,僵立不动。道士和张不疑进屋后,春条倒于地上,是一只陪葬用的木偶。道士查看了一下,叫张不疑用刀劈其腰颈间,有血流出。道士说:“还好,现在她只是腰颈间炼成人血,假如全身都有血脉了,那么你就必死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