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规模生产(第3/3页)

有过了一个月后,我的手弩骑兵大队终于完成了组建,足足上万名的骑兵,也就是我在西北所有的骑兵家底儿,都装备了新式手弩,比之弓箭骑兵的射程何止多了一倍?在严格的训练之下,骑兵们都可以熟练地在马背上完成用单手单脚为手弩上弦的操作,另一只手用来控马,速度丝毫不受影响,再配合上高强度的钢刀,几乎可以说是无往而不利了。

目前唯一所欠缺的,就是一场实战的锻炼,毕竟士兵们只有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才能变得成熟,将领也是一样,一将功成万骨枯嘛。

接下来我就给钢铁工厂下了几个任务,第一,就是招收工人,原先的几百工人已经升格作为工头儿了,每个人负责引导几十个新手菜鸟,将工厂的规模扩大到万人左右,这还不算上那些运输矿石和负责搬运钢锭的人手,只不过这样一来,工厂的开支也大大地增加了,每个月的花销已经突破了白银二十万两,并且随着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还有上升的趋势。

第二,就是研究冷锻造技术,争取制造出一批性能优良份量轻便的锁子甲来。锁子甲的制作向来是党项人所擅长的,从不外泄,可惜我们在战争中俘虏了不少的党项人士兵和工匠,已经知道了他们制作的大致方法,再加上我们的钢材远胜于他们,自然是可以制造出防御力更强的锁子甲来的,而我的思路就是超越手工锻造时代,利用机器锻压来加工锁子甲。

第三,就是要制造一些可以为我们尽快带来盈利的东西,以换取大量的银两维持工厂的日常运作。在这个问题上,我也设计了一些方案出来,就是要大力发展民用事业,将优质的农具和日用品制造出来,一方面可以获得不菲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中原的农业生产能力,也算是我的拳拳报国之心了。

人力的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好解决,因为战争的缘故,西北很多人都无家可归了,原来的田园已经荒芜了,看到钢铁厂的待遇良好后纷纷选择了加入,另外也有一些退役的官兵们不愿意屯田,也选择了收入待遇良好的钢铁厂,这些人的加入,将军队中的一些良好习惯带进了工厂,使得我想到了应该用规范化的方式来管理工厂,确实是一个意外之得。

锻造技术却不是那么容易改进的,研究了很久,也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机械加工上,此时要搞出一个万吨水压机来别说你们不相信,就是我也不敢相信是真的。不过利用水利制造的半自动锻压设备倒是省去了工人们的很大体力,这却要感谢骆冰儿的聪明才智了。

在盈利项目上,我只提供了几个最简单的东西给大家思考,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轴承,有了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车子可以跑得更轻便,也不用担心木制的轮轴会经常因为过度疲劳使用而突然断裂。另外就是钢厂的废物的利用,可以将质量不好的铁水用来制造炉子,并且将钢渣制成耐火砖作为炉芯,再制造出蜂窝煤来,恰好就解决了城市居民购买大量柴禾的麻烦,也使得大家在冬天寒冷的时候不必为薪炭价格太高而发愁,毕竟煤炭这东西的成本低不说,燃烧值也要高许多,此炉一经推出,立刻得到了不少人的欢迎,订单基本上已经排到了年底,若是不提高生产能力的话,怕是应付不过来了。

“大人,一切事情都在朝对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啊!”看着各部门送过来的报告单,王石雷非常高兴地对我说道。

自从他的堂姐病好之后,两个人立刻成了亲,闺房鱼水其乐融融,生活一和谐,工作起来也格外卖力,对我的崇拜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若说以前跟在我手下是因为觉得我有前途是棵可以遮荫的大树的话,那么现在对我基本上就是迷信了,只要我提出一个设想,王石雷就要不假思索低去将它给实现出来,哪怕是在别人看起来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这样一来,我们倒变成一个无往不利的奇妙组合了。

钢铁厂、玻璃厂、以及印刷厂这西北三大产业支柱的拳头产品风靡全国各地之后,更多的商人开始自发低组队来到西北,寻找淘金的机会,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股股不算小的势力,为了互相照应,原始的行会开始形成了。

“大人——延安知府送来的公文上说,城中行商数量剧增,由于原籍不同,纠合成不少帮会,经常有冲突发生,石知府请问大人,官府应当持什么态度?”

嗯?我心中一怔,没想到西北现在已经成了商人们眼中的淘金宝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