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雾弥川中岛(第7/8页)

两军乱斗在一起,双方都竭尽全力,发挥出各自最大的本领。

关于这场死斗,《甲阳军鉴》中是这样记述的:

“敌我双方共投入兵力约三万七千人左右,战场上一片刀光血海,铠甲、兵器丢弃遍地。双方皆奋力死战,士兵尸体互相簇拥一起,现场惨不忍睹。”

雾晴了,秋高气爽。明朗的阳光,无情地照射在死者的尸体上,战争原本就是残酷的事情。

抱着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决心,武田军奋勇杀敌,个个以一当十。然而毕竟寡不敌众,守护在信玄周围的将领相继战死,但纵是这般,勇猛的武田军依然死战不退。

八幡原遍地刀枪狼藉,战马的悲鸣声中夹杂着士兵的哀嚎。鲜血染红了千曲江水,两军将兵打成一片,互相抱在一起同归于尽。

他们生前是死敌,殁后呢?会不会变成彼此最好的朋友呢?

谦信异常焦躁不安,他预感武田别动队距离八幡原越来越近了,伴随上杉军士兵鲜血大量流失的同时,时间也在飞速流逝。但任凭他如何激励督策,纵然信玄本阵已是尸横遍地,直至此刻,却依然没有接到信玄被擒抑或被杀的报告。

趁两军混战之际,丑松已悄悄潜至信玄本营附近。武田军鹤翼阵内十队中已有九队被上杉军突破,山县三郎兵卫、穴山伊豆、典厕信繁等大将皆已战死。只有浅利式部率领的第十队,仍然残留在信玄本阵前苦苦支撑。

接到八幡原决战的报告,善光寺急率麾下五千兵马,飞渡犀川火速前来支援。上杉主力合兵一处后,状况对武田方面愈发不利。

浅利式部派使者向信玄进言道:

“我军面临崩溃,请殿下即刻渡过千曲江,前往海津城内暂避,我等必拼死掩护殿下安全返回。”

“倘若我现在退回海津城内,即将从妻女山赶来的马场、小山田诸君,岂不性命危在旦夕?尔等休得多虑,今日无他,唯有死战一拼而已!”

信玄呵退使者,拒绝了浅利的建议。

丑松跟随浅利式部的使者,一同混入信玄营内。他扮作使者的马夫,竟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恐怖的滋味

据使者所言,信玄是个剃光头的彪形大汉。丑松心下暗暗记住信玄的体貌特征,小心翼翼地一步步向本营逼近。

“站住!来者何人?为何做马夫打扮?”

丑松刚摸清信玄本营的确切位置所在,就被侍卫逮了个正着。

侍卫认出丑松是刚才跟随浅利使者同来的马夫,但使者已走,马夫留下似乎其中大有名堂。他正待向前问个仔细,丑松已拔刀出鞘。

侍卫愣住了:此人像是欲来行刺主公的刺客,但从他握刀的姿势来看,对武功似乎一窍不通。

无铭剑出鞘的那一瞬间,但见一条青龙腾空出世,就连身为大内高手的侍卫,也不禁被剑气所逼,打了一个战栗。

“这小子究竟是何人?!”

“保护殿下要紧!”

其他侍卫很快赶到现场,将丑松团团围在中央。

“我叫丑松,一个被你们逼死父母,夺走妻子的普通老百姓!”

丑松一边大喊,一边持剑冲向侍卫诸人。

被信玄选在身边的侍卫们,都是一骑当千的武林高手。但与丑松交手没几个回合,一个个就都枪折刀断,身首异处了。

丑松手持无铭宝剑如入无人之地,杀得信玄本营血肉横飞。

“匹夫休得无礼,信玄在此!”

信玄披甲挺刀冲出帐内,但他并没有从背后对丑松直接下手。

倘若武田信玄这般名将对一个匹夫百姓实施偷袭,传出去还有何脸面再见世人?其实信玄此刻考虑的不光是这点,被丑松剑气震慑,他突然发觉自己已无法挥动手中的大刀。

“武田信玄,拿命来!”

丑松大叫一声,挥舞无铭宝剑朝信玄前胸斩来。

此刻信玄身披的亮银铠,乃是家族世代相传,刀枪不入的宝甲。但纵是如此,丑松一刀下来,他似乎也感觉魂魄飞到了九霄云外。第二击无论如何是避不过了,想到此,信玄无奈地闭上了双眼。

丑松拔刀出鞘的那一瞬间,谦信也看到一条青龙腾空出世。好奇心驱使下,他急驱爱马“飞燕”赶至信玄本营,正巧碰上了刚才那一幕。

《甲阳军鉴》中对这个场面做了如下的记述:

“武者头戴白头巾,身披萌黄甲,跨月毛马,手持三尺大刀径直冲入帐内。信玄公从床机一跃而起,正欲取宝刀一文字应战时,来者已一连攻出三刀。待信玄公披挂完毕冲出帐外后,床机已被斩成八截。”

但据《北越军记》中引用天海僧正的话语来看,事实似乎又有些出入:

“是夜听到喧哗声,我急忙飞赴帅帐,信玄此时已负伤。此前从未有过两军大将交战时,在敌军营内单打独斗的先例。我好奇地询问信玄谦信武艺如何?但他突然脸色一变,然后没好气的告诉我:刚才前来偷袭之人不是上杉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