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陨落的星辰(第3/10页)

篡夺了汴京实权的崔立听说宋军逼近的消息,曾想要投降。但是在此之前,他便被自己的部下李伯渊杀掉了。

崔立的尸体被拴到马尾巴上,在宫殿前示众。李伯渊对围观的百姓喊道:

“这个杀人犯、强盗、强奸犯、叛徒,这个无恶不作的大恶魔,现在将他处死,大家有什么异议吗?”

“让他死!”

“不能让他死得这么容易,要好好折磨他!”

“剁碎他的尸体喂狗!”

人们纷纷喊道。按照百姓的愿望,李伯渊把崔立的尸体剁碎喂了狗,然后取下他的首级,供奉到哀宗宁甲速的灵前。

中原战线上,起初蒙古军是占优势的,但是一二三八年,孟珙率领宋军反败为胜,夺回了黄河沿岸的几座城池。之后,一直到十三世纪四十年代,宋蒙之间战事不断。

在此期间,耶律楚材博得了窝阔台的绝对信任。

耶律楚材掌握了被征服的中原各州的财政权和行政权,制了金银、绢和米的贡纳簿。窝阔台见耶律楚材如此精細,惊叹不已,将中原的统治权交给了他。能吏总是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对于为朝廷谋利和为百姓谋福,楚材总是能够公正地对待。

现在,耶律楚材成为窝阔台最为信任的人。在宴会上,窝阔台当着其他将领的面,赐酒给楚材,并对他道:

“不是朕发现了你这个人才,你是先帝的遗臣,如果你不愿意,先帝驾崩时,你便可能辞官了。但是你却留了下来,像对先帝一样,忠心于朕,辅佐朕。如果没有你,想必朕无法取得中原。朕之所以可以高枕无忧,全都是因为有你。”

然后,他对两域和南方诸国来的使者道:“你们国家有像楚材这样的人才吗?”使者没有答话。

楚材不负窝阔台厚望,发行限量的纸币,对占领的中原地区的人口进行了普查,并设立府、州、县制度,确立了与蒙古不同的以户为单位的纳税制度。

蒙古实施的是人头税,但是不能将这种制度移植到中原。

“如果在中原也实施人头税,第二年开始便会有很多人逃亡。”

楚材反对在中原继续使用这种纳税制度,而改行户口税。

另外,对分封到中原的诸侯征收国税,禁止他们对百姓横征暴敛。他还将儒家思想纳入蒙古的行政体系中,禁止行贿受贿,鼓励为官清廉。

在全国开辟道路,完善交通网络,设置驿站,保证旅途的方便与安全。

他还向窝阔台建议,完善教育体系,采用考试选官的制度,为国家吸收人才,即便是奴隶,只要有才,也可以得到朝廷录用。

在燕京和山西平阳设置太学,由楚材亲自选定教书的先生,教授蒙古的贵族子弟天文,地理、历史以及数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正是成吉思汗生前想要做的。

但是,楚材的这种变革措施招致了蒙古旧贵族的反感。窝阔台的叔父——成古思汗的幼弟帖木格言辞激烈地弹劾耶律楚材,他道:

“楚材是金人,是异邦人。他现在这么做,完全是想向我蒙古报仇,试图将蒙古改造成中原。什么蒙汉分别纳税、从奴婢当中选贤任能等,都是卖国的行径。”

那些—向对楚材实施的常赋制度(由国家直接征收的赋税制度)和政治改革抱有反感的旧贵族也都纷纷附和,攻击楚材。但是楚材依然坚持自己的改革,对这些攻击进行了反驳。

“从金、宋和西南诸国引进先进的知识技术和人才乃是可汗的意思,也是神帝以来我蒙古国执行的一贯方针,我们不正是吸收了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知识,才建成了今天的这个大帝国吗?在大臣和诸将领之中,就有很多人曾经与神帝和帝国为敌,但是神帝依然收留他们,重用他们,如果说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知识就是背叛,那么是否可以说我们这个将曾经的敌人吸收进来的蒙古大帝国是建立在利敌行为的基础之上的呢?”

以帖木格为首的反对势力听了这些话,都默不作声了。他们只要听到成吉思汗的名字,马上便会变得服服帖帖。况且,在这些反对势力之中,就有一些是来自曾经的敌对阵营。

窝阔台支持楚材的改革。通过楚材的改革,蒙古迅速从一个草原游牧国家发展成定居国家,由一个北方的蛮夷部落发展成一个兴盛的大国。

金、宋和西南各国虽然被蒙古以武力征服,但是他们在骨子里依然瞧不起蒙古。曾经将成吉思汗视为不共戴天的仇敌的楚材,对重视文化的成吉思汗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不负成吉思汗的期望,尽力弥补蒙古在文化上的不足。

成吉思汗用武力缔造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帝国,但是他深知文化力量的强大,才决心将帝国的未来托付给来自敌国的楚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