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老国人才(第2/10页)

冯延登拒绝了窝阔台的提议。窝阔台非常佩服冯延登的骨气,但依旧命人剃掉了他的胡须,并对他说道:“既然你这么重气节和名誉,那么我就让你比死还难受。”

对当时的金人来说,被人剃掉胡子,是非常屈辱的事情。

冯延登莞尔一笑,说道:“发须剃去还复生,吾以吾命卫凤翔。”

冯延登被蒙古军作为俘虏送到了丰州。凤翔城的守城将士听说冯延登的事情之后,士气高涨,奋勇作战。蒙古军直到一二三一年五月才总算攻陷了凤翔城。

窝阔台本部与拖雷开始分头行动,前者留在河北。一二三一年六月,窝阔台的军队为了避暑,转移到长城以北的九十九泉,因而,攻打河南的任务就委托给了拖雷。

占领了陕西的拖雷,朝着金国最后的据点河南发起进攻。但是河南北临黄河,西有潼关要塞和险峻的山脉,很难直接攻入。

凤翔城失陷之后,降蒙古的金将李国昌提议:“潼关位于黄河和渭水的交汇处,山高险峻,到处都是悬崖哨壁,如果强攻,必然会遭受很大的损失,那里水路狭窄,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天然要塞,而且,南有山脉、北有大河作为天然的防线,不如向南进军,从宋的领土上突破金的南口,进攻南阳。”

李国昌的提议和当年成吉思汗的遗嘱如出一辙。成吉思汗临终前曾说,金与宋乃世仇,必会欢迎盟军从境内通过,攻打金国。

拖雷迅速将李国昌的建议上奏窝阔台。窝阔台与亲信商量之后,采纳了这个建议,命拖雷立刻发起进攻。拖雷马上向宋派出了使者,希望宋能够允许蒙古借道进攻金国。

但是事与愿违,拖雷派出的使者一行还没有见到宋的皇帝,便被沔州的地方官张宣杀掉了。

宋的态度让蒙古非常惊讶。按照成吉思汗临终时的预测,宋应该会欣然应允蒙古的请求。

但是,拖雷接到这个消息后,却丝毫没有慌张,而是说道:“他们给了我们一个攻宋的绝好借口。没关系,强攻!”

拖雷率领大军从凤翔西南的宝鸡发起进攻,翻越华山,进入宋国境内,攻陷了汉中府、保宁府等一百四十多座城池,到十一月,便已经占领了四川北部。

拖雷军势如破竹,十二月时攻陷饶风关,到达了河南南部边境。

据潼关天然屏障而以为高枕无忧的金人,做梦也没有想到蒙古军会从南面的宋国境内攻打过来,大败。

金朝廷慌忙召大臣议事,商量对策,最终结果是:“全军聚集开封,命百姓往城中运送食粮,固守城池。”

开封位于河南东北部黄河中游,周文王之子毕公在此筑城,魏曾建都于此。隋代开通大运河之后,这里成为连接当时的都城洛阳和江南的重要枢纽,繁荣一时。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后来的北宋和金都定都于此。其土地肥沃,物产丰美,中华之名便由此而来。

“蒙古军经过长途行军,疲劳困顿,想必到此已无攻城余力。我们将周边所有的粮食都聚集在城内,蒙古军定会断粮,不得不撤退。”大臣们纷纷献言。

“全军聚集开封,那百姓的安危呢?”哀宗问道。

“这是非常之时的非常之计,乃是不得已而为之。各方将领放弃防守,将全部兵力集中在开封迎击蒙古军的话,我金国拥有十五万兵力,而拖雷率领的蒙古军不过四万,兵力上我们占有绝对优势,胜算较大。”

大部分人都主张固守城池。

但是哀宗依旧不满意。

“民乃国之本。之前我国在蒙古多次入侵时依然能够存续,都是因为百姓不惜牺牲大力支持。现在虽说国都危在旦夕,但如果因此舍弃百姓,必然会失去民心。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能丢掉百姓。”

在哀宗的坚持下,金军放弃固守开封城,决定在河南的南北境设置防卫。

金国作战部署完毕,全部兵力集中在河南的襄州和唐州。

一二三二年一月,完颜合达和移剌蒲阿的部队到达了邓州,接着杨沃衍、陈和尚、武仙等将领也来到这里。金国宿将所率领的精锐之师都聚集于此了。

双方都知道,此一战将决定金的存亡。对于蒙古军方面,这是窝阔台即位以来第一次倾全国之力发起对外战争,如果失败,窝阔台的能力将会被怀疑,蒙古很可能因此而分崩离折。这次战争不管对于哪一方,都只能胜不能败。

窝阔台见金军集中了全国的兵力抵御,于是召回了活跃在斡罗思的速不台,投入到对金战争之中。

速不台向拖雷建议渡过汉江作战。金军得知了蒙古军的动向,诸将意见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应该在蒙古军渡河的时候发起攻击,有人则认为应该等蒙古军渡过河之后再迎击。在蒙古军渡河之时以及之后,金军不间断地发起进攻,击退了蒙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