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生潮落一代名臣踏上海岛(第2/6页)

行至扬州这人间天堂,赵构甚感欣慰,此行虽然多磨难,但终遂心愿!他不禁想起了已去职的老宰相李纲。

高宗还算良心未泯,对黄潜善等人说:“李纲,村夫耳,然亦无大罪。若不去之,朕寸步难行。”

黄潜善想想,说了一句:“陛下对李纲,已仁至义尽矣。”

汪伯彦在一旁会意,也附和道:“李纲狂悖,若非生于圣朝,恐早已身首异处!”

这一群软骨头君臣跑到扬州两个月之后,金国大军才真正出动。这次金军南征是高宗上台以后金军的第一次南下,比以往多出了一路,分别为:东路宗辅自沧州渡黄河,主攻山东;中路宗翰自河阳渡黄河,主攻河南;西路完颜娄室,主攻陕西。

金军虽然来势凶猛,但战争目的并不是要再围汴京,而只想抢占河北一带宋军无力控制的各个州县。

到了建炎二年的正月,金军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从山东、河南到湖北,连陷大宋重镇。金军统帅原以为高宗还在应天府,等大军渡过黄河后,才听说高宗已逃去了扬州,都感到好笑:原来这新皇帝也不见得有多高明!

由于金军此次的战争目的有限,所以出兵前并没做长期打算。过了黄河之后,后勤保障遇到困难,于是留下一部分军队在黄河两岸屯田,主力先后都撤回去了。其中的西路军战绩很差,进兵到巩州时中了宋军的埋伏,大败而归。

危机暂时解除,但是高宗的胆小如鼠,却给了金人以深刻印象,激发了他们彻底灭亡南宋的野心。

果然,到了当年七月,金帝完颜晟下诏令伐宋,明令要穷追大宋皇帝赵构,以灭亡整个南宋为战争目的。

这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要来了!

此次金军仍分三路,部署几乎与上次相同,主力仍为宗辅、宗翰两路,南下后势如破竹。到十月,两路大军在濮州(治所在今山东鄄城东北)城下会师,旋即发起攻城。宋守将姚端、扬粹中率全城军民拼死抵抗,并且策划了夜袭金营,打得两位金军统帅连鞋袜都来不及穿就仓皇逃命。

但是,南宋方面这次小小的胜利,未能阻住金人的攻势。在被围困月余之后,濮州终于被攻陷。

高宗这时已全无章法,一面派兵增援形势吃紧的州县,一面慌忙把隆佑太后(即原元佑太后)送往杭州,自己也打算稍后就渡江,跑去杭州躲避。

到了十一月,金军又攻下一批城池,其中包括延安、开德、相州、德州和缁州等地。面对金人凶猛的攻势,高宗深感自己的兵卒根本打不了仗,急忙派魏行可赴金营谈判求和。

然而这个时候去求和,岂不是与虎谋皮?金人气焰正盛,哪里会理睬手下败将?到十二月,金军又连下东平、济南、大名、庆州、虢州等地,兵锋直逼扬州。

到此时南宋已组织不起像样的抵抗,州县官员弃城而逃的甚多。济南知府刘豫等一批官员,更是主动献城投降。

最令人寒心的是,为了给金人消气,这年的十月,高宗又下令将李纲再次贬官。且不许在原来的鄂州居住,令移居澧州(今湖南澧县),以示惩罚。

十一月,金军进攻更急,对李纲的处罚又再次加重,改授单州团练使、移至万安军(今海南万宁)安置。

这一年,李纲四十六岁,陪伴他踏上漫漫长路的,唯有次子李宗之。万安军在海南岛的东南端,地理位置上距离今天的三亚市非常近。在那时,海南岛被人称为“海外”。在古人的概念中,那地方也许遥远得就如现代人心目中南太平洋上的一座小岛吧!

宋代贬臣处罚得较厉害的,一般是安置岭南。被贬至“海外”,可算是极致,仅仅比赐死好一些,毕竟留了一条命。

万安军,紧邻南海的连天碧波,再往南走,就是一望无际的辽阔南海。这里同样也可以称为“天涯海角”。

这是历史的又一个诡吊——李纲何罪,要被流放到这虫蛇遍地、满路荆棘的蛮荒之地来?是因为篡逆?是因为贪渎?是因为残民?是因为战败?都不是。就因为他忠诚地保卫了这个国家!

皇权制度的荒谬,无过于此!

“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攘。”不知李纲在南行的路上,路过粤北那些崎岖盘旋的山路时,内心是否会有这样的悲叹!

贬谪万安军的消息传来,李纲不等公文到达,便携次子提前上路。入粤以后,沿西江上溯,途经德庆,见到山河秀丽,不禁诗兴大发,于是登上白沙山,即兴赋诗,留下了《横翠亭》等题咏。其诗句云:“来值炎蒸日,翻惊风雨秋。登临望不极,暮角起城楼。”后人为纪念李纲,在白沙山上建起他的石像,并将他的诗词刻碑留念,至今犹存。行至雷州,听说海南那一带“地方不靖”,有兵乱,就在雷州滞留了约一年。在这里,李纲很偶然地遇见了一位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