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太原之争(第6/26页)

刘弘基和长孙顺德被突然出现的这个人惊住了,一瞬间也有些愣神,手慢了下来。在互看一眼后,他们不约而同地喊出了“胡敬德”“尉黑子”。

不管是刘弘基喊出的“胡敬德”,抑或是长孙顺德喊出的“尉黑子”,全都指向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尉迟恭”。

尉迟恭又名尉迟敬德,胡敬德,因长相黑似炭,又有个诨名叫“尉黑子”。

尉迟恭是朔州善阳人(今山西朔城区)。当年,刘武周在马邑杀王仁恭时,尉迟恭也在其中,从杀王仁恭时的英勇表现,刘武周看出尉迟恭是他需要的,也就让其做了他的偏将。

宋金刚南下攻晋阳时,尉迟恭作为他的一员猛将,功不可没。而每次尉迟恭出现,都如旋风刮过,铁鞭所到之处,瞬间倒下一片。也正因为他的存在,才让那唐军一见他就躲,一见他的铁鞭就逃。

“咱们输这么惨,都是因为这个怪物!”刘弘基说的时候,竟然笑了一下。

“我也早看这怪物不顺眼了!我先上!”长孙顺德说完,刚上前两步,又退回来说,“奶奶的,他那铁鞭太厉害了,打在人身上会不会皮开肉绽?”

“咱们一起上!”刘弘基说。

“好!”

长孙顺德答应一声,两个人一起向尉迟恭扑去,然而,那宋军却一起涌了上去,挡在了尉迟恭之前,长孙顺德和刘弘基一时之间竟无法近身。

“抓活的!”尉迟恭说,语气中全是不屑。说完后,竟然转身而去,又去和余下不多的唐军拼杀去了。

“奶奶的!还看不起我们!”长孙顺德既失望又沮丧。

“这小子!莫非是故意的?”刘弘基也说,很是失落。

尉迟恭对他们的轻视,分散了他们的精力,刚刚英勇杀敌的劲头,消失了。宋军渐渐缩小着包围圈,向着被包围在里面的刘弘基和长孙顺德靠近。长孙顺德和刘弘基也慢慢互相靠近,背靠着背。

“顺德兄,看来,咱们没有同年同月同日生,就要同年同月同日死了!”

平素不喜开玩笑的刘弘基,在危急关头却开起了玩笑。他面带微笑,手握长矛,眼观八方,扫视着朝他们围过来的敌人,嘴里说着。

长孙顺德瞪了他一眼,嘀咕道:“早知道和你小子在一起就没好事(浅水原第一战,刘弘基也曾被俘,西秦被灭后才被放出来)。”

“嘿嘿……”刘弘基一笑,“算你有福,跟我在一起一定不会死,一定能化险为夷!”

长孙顺德先是一愣,接着也笑了起来,大声说:“也是!就是被抓住,也能逃出来!”

包围他们的宋军,见两个死到临头的人竟然说笑起来,有一瞬间的惊诧。这一瞬间的惊诧,给了刘弘基和长孙顺德机会,两个默契十足的人,一个持长矛,一个轮长枪,虎虎生风,凶猛之极,缩小的包围圈又慢慢变大了。

“你跑!我掩护!”刘弘基冲长孙顺德说着话,长矛已戳向一个宋军的胸,鲜血喷溅而出,喷溅出的鲜血又吓跑了一些宋军,包围圈更大了。

“不!要跑一起跑!要死一起死!”长孙顺德手里的长枪也没闲着,一收一缩间,就有宋军中招。

“我可不想死。”刘弘基说,“跑一个算一个!别忘了,我是福将,被他们抓住也会逃掉的!”

长孙顺德见又有宋军从别处跑来,再不跑,别说他和刘弘基一起脱身了,就是一个人都逃不掉。再说,那刘弘基那么贼,一定会找到机会逃掉的,于是就说:“那好!你掩护,我先撤!”

于是,两个原本背靠背的人,分开朝两个方向跑去,包围他们的宋军急了,分成两摊,分别围攻他们,也就在这之中,包围圈出现了缺口。长孙顺德拼命一拍马屁股,一拉马缰绳,身下的坐骑像离弦之箭,朝那缺口冲去。

宋军被这突然出现的情况惊住了,稍一愣,再去追时,刘弘基已转过身,将手中长矛向追长孙顺德的宋军丢去,一个宋军倒地,其他人又是一愣,不知该去追跑掉的长孙顺德,还是拦还没逃掉的刘弘基。

“不能让他也逃了!”其中一个人大喊。

宋军回过神来,重新向刘弘基围去。刘弘基见长孙顺德奔的没影了,脸上浮现出笑意,他跳下马,等着被抓。他可不想死,他还想找机会逃呢,他要先保住自己这条命。

刘弘基的先保命策略是对的,被抓后,他表现得很顺从,让宋军放松了警惕,在被送往宋金刚军营时,趁看押他的人不注意,真的逃掉了,并顺利逃回长安。这,也是后话。

虽然这场仗,宋金刚没能抓住李元吉、裴寂,又让长孙顺德和刘弘基逃掉了,可毕竟他们赢了,唐军输了!

赢了的宋金刚攻占晋阳还不算,又乘胜追击,接连攻下了龙门(今山西河津)、浍州(今山西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