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谋逆(第39/39页)

裴寂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李渊一直将太原当成他的福地。不过,对于在太原称帝,李渊却不赞成。如果自己这样,岂不就和刘武周一样了吗?他可不愿意自己像刘武周一样,有个叛贼的名声。他既想夺天下,又不想被人称为逆贼。

“二郎,你怎么看?”李渊问。

李世民知道父亲太忌讳被人视为谋反了,其实于他而言,以什么名义起兵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哪儿称帝,李世民倾向于长安。在长安称帝,也就意味着隋朝灭亡了,可在太原称帝,只是占领了太原。即使在太原称帝后再去攻长安,胜算又有多大?那时候朝廷全都做好了准备,倒不如现在攻打容易。

虽然有自己的想法,李世民还是将目光抛向了刘文静,他想听听刘文静的想法,多种思路,对他们是好事。

刘文静说,他也倾向于进攻长安,而且对于称帝,他认为最好不要太直接,还是循序渐进点的好,虽然太原是李渊的地盘,虽然募到的兵也不少,可这些募来的兵,又有多少是愿意反隋的呢?不确定!当初募兵可是打着讨伐刘武周的名号的。如果知道他们要反隋,会不会有被骗的感觉?会不会退缩甚至反水?还不如隐晦点,稳住这些人,不要点透,等攻入长安再说。

“长安是关陇集团的势力范围,如果唐公直接在太原称帝,即便是接下来攻入长安也得不到他们的支持,要是在长安被他们灭了,那就更不好了。所以在太原称帝太冒险。还不如打着反皇帝不反隋的名义起兵,如今皇上昏庸无道,民不聊生,谁都恨不得他下台。我们打这样的旗号,会赢得更多人的支持,然后再一步步攻入长安。”

刘文静说完了,李渊和李世民互看一眼,觉得这个计策可行性最强。

“那么……攻入长安后呢?”李渊又问,“那时候称帝不称帝?”

刘文静还没想好,李世民沉思片刻说:“攻入长安马上称帝也不好,仍然会给天下人留下口舌。倒不如我们就真的来个废帝,废帝是众望所归的事,然后我们再立个没用的皇帝,反正新立的皇帝也只是傀儡,实权还在父亲这里。这样就既避免了引起关陇集团的愤懑,也不用担上‘谋反’之名!”

李世民刚刚说完,李渊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种做法真是太妙了,他想。

“二郎说的,裴监和刘晋令觉得怎么样?”虽然李渊已经认可了,但还是假意问道。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主意好!还是二郎想得周到啊!”刘文静频频点头道。

“是!这主意不错!”裴寂也说,“这样的话,唐公可以先在太原封大将军,然后以大将军名义带兵攻入长安。”

“妙啊!裴监这想法妙!”李渊高兴起来,大声说,“刘大人,那你就再写个檄令吧,既然你们都推举我做大将军,那就这样吧!”

打着尊隋反帝的旗号,循序渐进,先大举进攻长安,占领后再以长安为点辐射到洛阳,乃至全国,一点点蚕食隋朝的地盘。

“既得天下也得人心!”李世民想到这里,喃喃出了声,他看向窗外。天快亮了,天边已经吐出了鱼肚白。

和李世民一样,一整夜没睡的还有李渊,李渊也在想心事,想得泪流满面。

从李建成他们离开长安来太原,被阴世师追杀的那刻起,他李渊就已经没有后路可走了。他选择了一条谋反之路,这条路能不能走通,能走多远,他心里没数。除了不知前面还会遇到多少困难和危险外,还有小小的惆怅和心酸,甚至不舍。毕竟他也算是皇室成员,那个曾经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他的姨妈,可是自己就要反的隋炀帝的母亲啊!

“不是我一定要生异心,一定要夺天下,是他逼的啊!”李渊慢慢走出房屋,站在门外,仰脸看着天空,轻喃着,像是在对隋文帝和独孤皇后说。

打着正义的旗号为自己谋利益,打着反昏庸皇帝的名义为自己夺天下。即使如此,李渊还会找出各种理由,为自己解脱。这就是李渊。李渊觉得,自己之所以走到这一步,全是表弟隋炀帝逼的,自己一直生活在表弟的欺凌中,表弟不仅当着大臣面叫他“阿婆面”,还处处监视着自己……

“若当年,继位的不是表弟杨广,而是表哥杨勇,我一定不会这么做的啊!”李渊又仰头说了一句,内心生出悲鸣,两滴清泪从眼眶流出,流向面颊。他的眼前,浮现出那场将隋朝历史带向衰落的宫廷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