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4/7页)

南京陷落之时,据报原太平天国天王的继承人幼主已在城陷后的大屠杀中被杀,曾国藩信以为真并据以上报。数日后,左宗棠的探子向左宗棠报告说那小孩还活着,有人看到他进了湖州。左宗棠将这一情况上奏皇帝,皇帝将其奏折发交曾国藩查询此事。曾国藩认为左宗棠是想使他难堪以提高自己的声望,因此勃然大怒,上奏痛斥左宗棠,坚持说太平天国幼主洪福已死。皇帝又把曾国藩的奏折发交左宗棠查询究竟,左宗棠对曾国藩的批驳也勃然而怒,又上了一道措词十分激烈的奏折攻击他的主子。皇帝再次把左宗棠的奏折发交曾国藩,很明智地劝解双方忘掉此事。同时,洪福被捕,遵从曾国藩的意愿,他被秘密处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李鸿章而不是左宗棠,他很可能会将那个小孩悄悄处死而不去报告朝廷,然后再谨慎周妥地将曾国藩的这个错误告诉他本人。[46]

1864年7月19日,南京陷落,太平天国宣告失败,曾国藩开始遣散湘军。曾国藩的“湘勇”从1853年开始征战,现在已经筋疲力尽,坚持要回湖南老家;另外,朝廷也对曾国藩的势力感到忧心忡忡,因而曾国藩认为遣散他的私军才是明智之举。从他这方面来说,他觉得他还可以依靠淮军,这支军队征战才只几年,兵将来自北方地区,因此对于在北方作战更觉亲切,而且这支军队是由他的门生掌管的。

虽然太平天国被镇压了,但是一部分太平军逃到了北方加入了捻军,当时捻军已在安徽北部、河南、山东和直隶南部进行了几年的反清斗争。1865年5月27日,曾国藩受命率军剿捻,李鸿章暂时代替他坐镇南京,但只被授予署两江总督的官衔。[47]这一任命是直接违反“回避法”的,因为李鸿章是安徽人,这样的话,安徽就将在他的管辖之下。然而,想必是朝廷认为形势紧迫,需作变通,因此只给李鸿章以“署”两江总督以自慰。

在剿捻战役中,曾国藩不得不依恃李鸿章的淮军。然而,曾国藩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尽管他指挥着这支军队,但是他取得成功的希望却很有限,因为他本人不是安徽人。他和这支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军队没有任何联系,而这种地域关系正是他自己所坚持的建军原则。曾国藩简单明了地阐述了这一情形,说:“贵部淮勇铭、盛、树各军,平日颇有一家之谊,不识离苏赴齐,尚能心性相浮否?”[48]但是,他认为如果李鸿章的弟弟李鹤章和李昭庆能陪侍左右,他对这支军队就会有较为直接的控制。因此,他敦促李鸿章劝说其弟助他一臂之力。曾国藩觉得李氏兄弟是会得到淮军将领们的支持的,他希望,由于他过去和李氏兄弟的兄长们及其父亲的关系,李氏兄弟会听从他的指挥。[49]更何况,李鹤章曾从1859年起在曾幕中参与过军事,直到1862年他作为淮军的一员随兄一起赴沪才离开了曾国藩。李鸿章在1865年6月11日信中告诉曾国藩,他的两个弟弟会随他一起去:“三、六弟仰蒙疏调,恐未能吃苦耐烦,有辜盛怀。”[50]结果证明,只有他最小的弟弟李昭庆一直跟随曾国藩剿捻,直到最后。

在使用淮军剿捻中,曾国藩有他自己的计划和战略,他不希望这支军队真正的主人李鸿章予以于涉。然而,李鸿章认为对干涉及淮军的重大决定他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样,也不能对其日常事务不闻不问。终于,在1866年,曾国藩致函李鸿章,直言相告:“目下淮勇各军既归敝处统辖,则阁下当一切付之不管,凡向尊处私有请求者,批令概由敝处核夺,则号令一而驱使较灵。”[51]然而,经过一年的实践,曾国藩终于相信,淮军只有在李家人的指挥下才能镇压捻军。李鸿章在他自己和他的部将们之间所建立起来的控制程度是曾国藩在他与其湘军将领之间所从未企及过的。在曾国藩看来,“淮军将领是永远匍匐在”李鸿章“脚下的”[52]。1866年初他就向李鸿章保证说,如果到夏天剿捻之役还没有进展,他将辞职并推荐李鸿章继其任。淮军各营并不是不听从曾国藩的命令,但是他们对剿捻也没有表现出什么热情。曾国藩坦率地承认:“鄙人不能上马督战,阁下(指李鸿章)能匹马当先,不过倡率一二次,而士气振兴百倍矣。”[53]

1866年12月12日,朝廷收到曾国藩的辞职请求,于是命他和李鸿章互易其位。曾国藩回到南京,像李鸿章过去那样负责军需供应,李鸿章则接过钦差大臣关防负责剿捻。随着李鸿章重来指挥淮军,淮军士气重振,捻军终于在1868年被镇压了下去。

捻军既已覆灭,淮军将被遣散乃是意料中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54]回民正在甘肃造反,随时还有其他叛乱爆发的威胁,朝廷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意图也忧心忡忡。淮军是中国最好的军队,安徽巡抚英翰建议,由淮“勇”代替直隶练军——一支仿照西法编练的帝国军队——防守帝国的首都。[55]左宗棠(他和李鸿章的关系并不友好)和左都御史毛昶熙建议任命淮军名将刘铭传为当时已成空缺的直隶提督。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人对保留淮军怀有个人兴趣,但是直隶练军在剿捻战争中已经暴露出它的弱点,现在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来代替它。[56]起初,李鸿章以刘铭传的性情不适宜在京师的王公贵人下任职为由对此表示反对[57],实际上他是不想失去对淮军任何一部的直接控制。但是,1868年9月,当他得知曾国藩被调任直隶总督时,便改变了主意,允许刘铭传的“铭军”、也是淮军中实力最强的一部归曾国藩指挥。1868年9月13日他致函曾国藩说:“昨知师节北来,属刘子务(盛藻)、丁乐山(寿昌)等暂留铭军驻张秋,以待从容定议,不可使吾师孤立无助、无以备缓急也。”[58]在这之前,曾国藩受命剿捻的时候,李鸿章曾表示,若有缓急,他们两人只可依恃他们自己的将领们[59],既然现在曾国藩将要去一个陌生的省份担任一个新的职务,他想保证他的老师有一支可以依恃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