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战略(二)(第2/3页)

不过,义纵所部,起码需要二十天,才能赶到上谷。

而在这期间,匈奴人确实随时可能入寇破关!

这让刘彻还是有些担心的。

毕竟,上谷郡、渔阳郡和右北平,这三个郡,人口加起来也才百来万。

人口基数决定了就算全民借兵,能够用于防御的军队,也不过十余万。

再考虑到这三郡的地盘很大,所以,兵力肯定会分散。

毕竟,需要扼守的战略要地,有很多。

很多地方都无法放弃,这也意味着,在前期,汉军很可能陷入匈奴人的分割包围之中。

很可能会有城市陷落,有要塞失守,从而导致整个战局崩盘!

所以,刘彻一直在紧张的关注着李广的速度。

因为,渔阳郡是此次汉匈大战的关键。

渔阳郡若是可以守住,那么,匈奴人,即使得胜,战果也有限。

它不能越过渔阳,威胁燕蓟。

而渔阳的失守,则可能会让匈奴军队兵临蓟城,并切断安东都护府与中国的陆上联系。

这影响就大了,甚至足以震动天下!

所以,刘彻再次问汲黯:“轻车将军现在到那里了?”

“回禀陛下,轻车将军如今应该已经直道,到了太原附近……”

刘彻这才有些放心的点点头。

李广去渔阳,应该是可以完美的完成任务的。

历史上,李广也是在该地区成名的。

而且作为故卫尉,李广也完全镇得住场子!

……

此时,李广刚刚渡过汾水,抵达了太原附近。

他一脸的疲惫,过去三天,他不眠不休,日夜兼程,带着自己的三百亲兵,从北地郡启程,三天内走了将近一千里。

马都跑死了上百匹!

而随行的士兵和军官,也都疲惫不堪,甚至难以支持了。

李广也知道,必须休息了。

于是,他让自己的亲兵们在附近的亭里去休息、睡觉。

而他本人,则带着自己的部将,在此转乘马车。

李广很清楚,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了。

将来是铁马金戈,建功立业,受万世崇敬,还是默默无闻的当一个新兵营营长,就看这一次的表现了。

所以,哪怕是躺在马车里,李广也不敢耽误时间,他强打着精神,拉着自己的两个左膀右臂的校尉,在马车里讨论起战略。

“陛下用我为渔阳郡守领燕国中尉事,天恩浩荡,责任重大,广不敢不谨之慎之!”李广朝着那两位校尉拱手拜道:“还请两位明公助我!”

这两人,都是李广费了老大力气,甚至是求爷爷告奶奶,才从武苑挖来的年轻俊杰。

若非他曾经做过卫尉,甚至都不可能挖到这两块瑰宝!

因为,他们是武苑有史以来最优秀的一批学生中的一员。

曾经与他们齐名的那批学员,如今甚至已经有人拜为胸甲校尉了!

据说,他们几乎人人,都曾经有过在天子身边侍奉的经历,更在未央宫里,得到了丞相周亚夫、车骑将军义纵、弓高候韩颓当,曲周候郦寄甚至是俞候栾布等人的指点和教导。

虽然年轻,实际作战指挥能力有限,但是理论水平,恐怕赵括来了,也要甘拜下风!

而这两位校尉,见到李广如此郑重,顿时心里有些感动,连忙还礼,拜道:“不敢,必尽心竭力,辅佐将军!”

然后,李广就拿出这些天都快被他翻烂了的渔阳地图,请教这两位校尉,道:“以两位之见,此去渔阳,吾应该注意何地?”

“自当是白檀塞和要阳都尉所!”其中一人,果断地说道:“白檀塞,北扼滦河,东望燕山,滑盐在其下,淲溪在其侧!自燕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吾尝读兵书,知当年燕将秦开,曾守白檀却胡之骑!”

“至于要阳都尉所,扼守潮河,倚傍燕山,若要阳不失,则白檀侧翼可保,淲溪也可安全!”

另一人也道:“某亦有同感……不过,某觉得,将军应该更注意渔阳塞的安全!渔阳若失,则燕蓟门户大开,不可不防!”

李广听完两人的高论,点点头,将地图收起来,道:“如今,我等都困倦了,先休息一下,醒来再议此事,今天晚上,吾等还需要星夜启程!”

“诺!”那两人点点头,就倚着车窗,闭上眼睛,开始入睡。

李广看了看他们,在心里笑了一声,年轻人就是好!

他慢慢的闭上眼睛,在临睡前,李广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张氏。

在他出发前,张氏就已经有身孕了。

这是他第一个儿子!

应该给他取个什么名字呢?

“不若就以此战我所能斩杀的最高级别的匈奴贵族的头衔来命名吧……”李广在心里想着:“得都尉则以都尉名之,得当户则以当户名之,若有幸能得虏王,则以王名之……”